5mo Eileen
天下的誕生:巫教、上帝與儒教國家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Birth of Tianxia: Shamanism, God, and the Confucian State
作者: 甘懷真 / 甘怀真 三民書局 2024 - 9 其它标题: 天下的誕生
一部「神」展開的中國古代史!解析中華文明的「底層邏輯」!中國的形成不是單靠武力或革命,還需仰賴一種宗教,古人稱之為「天」。
◎一窺古代人的思考方式
若想理解中國歷史的基本思維,必須從宗教角度切入!古人看事情的角度與今日有很大區別,他們相信「萬物皆有靈」。舉凡穀物的生長、閃亮青銅器的鑄造,以及精美玉器的加工,古人認為這一切背後都有「神」的影響!若缺乏神靈幫助,世間的一切將無法和諧運作,自然也就談不上風調雨順。因此,與神打好關係是古人生活的重心,祭祀也就成為中華文化的核心。
◎今日對「天下」的誤解
隨著歷史的發展,「萬物皆有靈」的巫教逐漸被崇敬「天」(神)的信仰取代。「天」信仰更進一步衍生出「天下」、「天子」、「天命」等制度。但在近代西方觀念影響下,今人眼中的「天下」、「中國」等詞彙都已被賦予新義。看到「天下」,就認為是指全世界,進而認為「治天下」是指中國皇帝意圖征服並統治全世界。看到「中國」,便認為是專指中國此一國家的專有名詞,進而認定中原王權自大且傲慢。
然而傳統意義的「天下」及「中國」有其特定範圍,且與宗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天下」是什麼?
宗教在古代的重要性,即使進入「天」信仰時代也不曾改變。所謂「天下」是專指由「天」主宰秩序的領域,因此可視為一套宗教制度。但是「天」的秩序,無法單靠神自己來彰顯,需要透過一位人間的王者「治天下」以執行,「天子」也就應運而生。秦始皇「并天下」後,「天子」這一身分更獲得一個沿用兩千多年的新稱號——「皇帝」。
◎重新認識「皇帝」與「天下國家」
不同於過去習慣從政治角度分析「皇帝」與「天下」,甘懷真教授改由宗教面切入,重新詮釋秦始皇創建「皇帝」稱號的真正目的。在理清人間的皇帝如何透過郊祀禮與「天」建立宗教關係的同時,也為讀者揭露中國何以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始終能夠維持一體的關鍵所在。

finished reading 天下的誕生:巫教、上帝與儒教國家 🌕🌕🌕🌕🌑
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属于比较激进的学派。比较薄的一本书,没有什么大部头的论述,所以显得证据和推理部分并不算多,更多的是学术观点的阐述。文字和儒教进步以及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野心都来自外部文化影响的观点可能会激怒一大批民族主义者~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