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
在每周末荷兰境内火车上断断续续看,拖了很久,昨天斯德哥尔摩到弗罗茨瓦夫的飞机上看完了。去年柏林回来后就感兴趣这本,但比起《疼痛部》(80%都很喜欢,结尾只是与我价值观不同令人震撼。但也不能说写得差)来说,这本更散更飘,像是没有想好结构的便签合集。前半部像是没有莉拉的那不勒斯四部曲,只有无尽回忆和母亲。
后半部开始柏林了,乌格雷西奇作为流亡者失魂落魄的孤独倒和柏林战后的城市气质有很多共通之处,但我不能理解。比如她写天使那段,我还是不喜欢真情实感信教搞玄的人。还有她明白自己要被新情人骗钱但还是允许它发生。
就要拉踩了,看赫塔米勒的流亡文学感受到的是越来越坚韧的心和痛苦中清醒地抵抗,怎么看乌格雷西奇永远是沉沦啊,读者要被气死了。不得不说这本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是被朋友溺爱了,让我再次谢谢溺水扫pdf🥲
Edited 155d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