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涉过愤怒的海》 🌕🌕🌑🌑🌑
2-3星吧,光看了个开头有预感到后面会想骂。逻辑不自洽,要表达关心孩子还奇观化二次元奇观化青年世界,明显是60s年龄的剧本写给40-50s年龄看的片,孩子只是你们自我高潮的道具罢了。想两头讨好结果把娜娜的痛苦无限放大让观众对真正受害者无法共情甚至产生隔膜,我不知道导演在想什么。
奇观是表达的辅助,是彻底服务于观众的项目;如果电影从头到尾只有奇观的堆砌而没有扎实的表达,就注定只能留在影厅的那一百多分钟里,经不起观影体验之外的走出影厅的回味和推敲。
这两年的内地电影争相比惨让我觉得咱老中人真苦啊,大家精神状态都不好,有意思吗我请问?老实说有点看腻了痛苦的奇观,想念清淡的小品,想念四两拨千斤的深入刻画,想念爱情神话。
#吐点泡泡
Edited 1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