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处除三害 (2023) [电影] IMDb 豆瓣 TMDB Eggplant.place
周處除三害
7.2 (964 个评分) 导演: 黄精甫 演员: 阮经天 / 袁富华
其它标题: 周處除三害 / 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
通缉犯陈桂林(阮经天 饰)生命将尽,却发现自己在通缉榜上只排名第三,他决心查出前两名通缉犯的下落,并将他们一一除掉。陈桂林以为自己已经实现了当代的周处除三害,却没想到永远参不透的贪嗔痴,才是人生终要面对的罪与罚。
关于 周处除三害,可能包含剧透或敏感内容

看过 周处除三害 🌕🌕🌕🌕🌗
故事十分精致。明面上是涉及宗教和黑社会的故事,不过我看来主题是——死刑。
在这里的“死刑”,指的是人基于某种道德、法律框架,“被允许”地去杀死另一个人。
我们站在陈桂林角度看到的私刑,和最后陈桂林心甘情愿接受的公刑,都是死刑。
陈桂林最终受公的死刑,但是跟他行私死刑的人不同。陈桂林内心完成了服罪的旅程,在公死刑执行前和”牛头尊者“鞭打时的态度一样。陈桂林受刑时的心理状态,往往是废除死刑的争议双方都罕有提出的——惩罚、悔改如果在罪犯心中已经完成。罪犯如果欣然走向死亡时,公的死刑又该作何诠释?(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这条辩论可能已经不新鲜)
陈桂林下手的第一人——”香港仔“,死前反覆追问自己有什么理由被杀;”牛头“化身附佛外道的邪教尊者,死前用暴力的逻辑为自己辩护。剧中被杀的恶人比起突然起意要除害的陈桂林都要在乎自己被行私刑的理由。这一种理由其实构成了他们”反社会的社会伦理“,他们有自己行使的伦理框架,但是与”公“的框架不同;在他们框架之下的私刑现得更有规律可循,”香港仔“甚至数了啤酒瓶的数目。
而主角陈桂林,他在整个电影的故事中走完自己的圆环,他是真正通过这一遭放下一切执着,行至不生不灭,诸业漏尽的地步的。
他这一遭确实是完美地契合了周处故事,也展现了人类主动意志的自我救赎。他故事里的回环像是坎贝尔口中的千面英雄,从自我放逐到自我救赎,历练一周归来,解脱在众人的注视之中……
#伊利里亚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