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Counselling For Toads: A Psychological Adventure
8.0 (514 个评分) 作者: 【英】罗伯特·戴博德 译者: 陈赢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0 - 8
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这并不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出版20多年来,已成为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它基于TA沟通分析心理学的理论,讲述了一个抑郁症病人通过十次心理咨询,终于找回快乐和自信的全过程。在书中,可以看到心理咨询的倾听、共情、沟通技巧,也可以看到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流程的模板。读者犹如亲临现场,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在这本书里,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对人格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关于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可能包含剧透或敏感内容

读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毫不讳言地说,我阅读这一本是为了预习,预习如何停止自己漫长的心理咨询。
书中提到的内容是心理咨询过程中大都会涉及的,包括如何感知情绪,如何认知“儿童”、“成人”、“父母”的自我状态(ego state),如何学会真正进入和度过自己的反抗期……
这本书很好读,我是一口气读完的。不得不说心理自助类书籍的“好读”绝对是一种美德。

在心理学意义上的“游戏”中,“猜猜我在想什么”往往出现在咨询关系进入循环的死胡同时候,这时候如何打破死循环,其实也需要我们通过自己察觉完成。
虽然我是贸然偷看了答案的乖学生,但是也确实是通过自己明白了处在咨询的哪个阶段。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也是择取与我自己相关的部分在写,所以隐藏。

1儿童自我状态包括情绪流露的自然型儿童,以及为了迎合父母而反应的适应性儿童。适应性儿童在成年后也会出现,会影响情绪感知和抒发。
2拒绝与自己的情绪链接一如自我断肢。回忆中是否是他人的感受,而非自己的?
3成长的本质是逐渐打破依赖关系独立的过程。在咨询关系这种深度共情的关系中,也会产生十分坚韧的依赖。
4愤怒的抒发并非是爆炸性的伤害。将儿童的愤怒释放方式由强到弱排列,将会是:叛逆、撒泼、怄气、任性、郁闷、拖延、厌烦、退缩。
5在心理学意义上人们会跟自己,跟别人玩一些游戏,比如“plom”,poor little old me,总是自哀自怜。此处提到了艾瑞克伯恩的《人间游戏(games people play)》,预定作为下一本心理学相关书籍阅读。
6父母状态除了针对他人的“挑剔型(picky)”,还会有不断审判和惩罚自己的父母自我状态。于我这一点尤其明显。
7“父母”和“儿童”之间的“成人”状态,是人能最自然地学习、工作、自我成长的状态,既不囿于过去的体验,又不会多作评判。
8虽然很多人强调情绪来自他人激惹,比如我的父亲,但是其实是一种有选择的条件反射。但是是否一直做“巴浦洛夫的狗”,其实是可以自己主观做出选择的。
9“男孩里的男人,男人里的男孩”。
10依据“我好,或是不好”;“你好,或是不好”,可以建立起一个二维坐标系,许多心理”游戏“就是在此框架下展开。
11”自证预言“的游戏:例如知道酗酒会造成的宿醉和健康问题仍然喝个不停。
12”毫不动摇的爱人“:靠测试爱人底线来确认爱意和关系。
13我好你坏的”nigyysob“:扮演家长训斥§下属之类的情绪勒索。
14在最后的咨询上,需要一,回顾过去的内容并且研究如何运用到生活中;二,确认一种新的合作关系。

祝所有读到这里的人平安喜乐。

#伊利里亚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