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l to the Thief
豆瓣
简介
2003年,Radiohead发行了乐队的第六张录音室专辑《Hail To The Thief》。主唱Thom Yorke那近乎病态的呻吟声,游离的吉它和弦,迷幻而缥缈的电子合成音,一直以来都是radiohead音乐的基调,也是radiohead立足于另类音乐歌坛的杀手锏。在相继推出了几张颇受欢迎的专辑以后,radiohead也在经受着考验,同时他们也在不断的变革与创新当中。融合了部分R.E.M. 和Nirvana身上的音乐元素。不仅有R.E.M.的迷幻和假声,而且在高潮部分还有Nirvana般简单的释放。
“2+2=5”和“Sit Down. Stand Up.”创作于两年前,开始阶段如慢慢上涨的洪水,并没有感官上的宣泄,在一阵低沉的压抑之后Thom Yorke终于爆发。“Sail to the Moon”加入了钢琴的伴奏,灵魂乐渗透了整首歌曲。专辑中的破碎,游离,迷幻和挑战性等方面与乐队上一张专辑“Amnesiac”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A Wolf at the Door”前奏清新,但从Thom Yorke发声的那一刻起,其连续不断的呻吟使人产生了头晕目眩、半睡半醒的感觉。Thom Yorke运用自如的假声和迷幻的音乐风格,可以深刻的感受到Pink Floyd和R.E.M.对radiohead的影响。
这张RadioHead发行于2003年的唱片有个我喜欢的中文名字-<贼鹊篇>,我想这是因为我喜欢村上的缘故.实际上,这个奇怪的名字的确来自于村上春树的小说.乐队的贝司手Colin Greenwood说:"我看过村上春树的<发条鸟年代记—鹊贼篇>.书里的概念是我一直想传达的:黑暗会笼罩人类,而人们根本不自觉,他们觉得自己正在伸张正义,但这就是法西斯和无知的开端.这对我而言,才是真的'贼'."2003年的春天,这张唱片的原名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诞生.当时全球一片反战的声浪,"Hail to the thief"是在布什胜出选举后美国群众反对呼声中的一个口号,讽刺暴君的诞生.
作为RadioHead十年来的地6张大碟,虽然有一个颇具反抗意味的标题,但在音乐上却与十年前"爬行"时的狂燥血和少年心气相去甚远.气质上,似乎更加接近于上张专辑<Kid A>的电子迷幻.温和,阴暗,荒凉的实验色彩依然弥漫在整张唱片中.微细的电子噪音不断冲击着耳膜,声音悠远,色彩暗淡.虽然在有的曲目里,比如"There There",还能听出些依稀的力度,然而,也全都笼罩在一层迷雾般的电子糖衣之中了.主音Thom Yorke的声线如古堡幽灵般游荡,更是把抑郁发挥到了极致.另一首"Myxomatosis"作为整张唱片中最为"摇滚"的曲目,其中充斥着变形的Fuzzed bass声效,宛如那剂众多摇滚乐手都尝试过的致幻药-LSD.
而在歌词上,则也是写得精致而充满隐喻.虽然相较于之前的<Kid A>,好象是正常了许多.但是却都出奇的冗长.由于外语水平的限制,至今没能看懂一首完整的歌词.在每首歌的标题之后,还有个奇怪的副标题,更是显示出神秘的实验主义色彩.
实际上,或许你会认为我并不了解真正的RadioHead.在2000年那张迷幻又迷幻的<Kid A>问世之后,许多人带着失望离开了RadioHead.而我却恰好是那个时候认识了这支异质的乐队.是在某本杂志上看到<Kid A>的介绍,唱片的封面让我印象深刻.然后,第二天,就在音像店里看到了这张唱片.还是高中生的我居然想也没想就花N十大元买下了,奇怪.于是坠入 RadioHead编织的电幻深渊,无可抑止.
我想我只是喜欢这样的RadioHead.抑郁的,阴暗的,迷乱的RadioHead.虽然很多曾经喜欢他们的人因为这样的转变而离他们而去.然而我却是喜欢的.我觉得,他们就是这样一群神经质的孩子,纤细,敏感,抑郁.引用一个已经离开 RadioHead的网友说的:(他们的)音乐极尽压抑郁闷之能,让你在这样的听觉效果中自残!仿佛是面对着那永远无法征服的黑暗,你所能做的,唯有睡着或是死亡.
tracks
1. 2 + 2 = 5
2. Sit Down. Stand Up
3. Sail to the Moon
4. Backdrifts
5. Go to Sleep
6. Where I End and You Begin
7. We suck Young Blood
8. The Gloaming
9. There there
10. I will
11. A Punchup at a Wedding
12. Myxomatosis
13. Scatterbrain
14. A Wolf at the Do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