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祖珺专辑

Douban Spotify
楊祖珺专辑

Accedi o registrati per recensire o aggiungere questo elemento alla tua collezione.

楊祖珺
artista: 楊祖珺 / 杨祖珺
Editore: 滚石唱片
Data di uscita: 02 Agosto 2006
durata: 34:49
Genere: 民谣
codice a barre: 4710149646262
tipo d'album: 专辑
copertina dell'album: CD

8,1 / 10

22 valutazioni

Non ci sono abbastanza valutazioni
Sinossi

台灣唱片史上傳奇與神祕色彩重新回歸音樂本質
最重要社會運動濫觴音樂專輯
與商業流派所興起的民歌發展系統迥異,楊祖珺承襲的是自李雙澤所開創的理想實踐路線。1976年,當淡江校友李雙澤在校內的一場西洋歌曲演唱會中質問台下聽眾,為甚麼不唱自己的歌?而成就了民歌史上著名的「淡江事件」時,受彼時淡江自由學風薰陶和英文系老師王津平的春風化雨影響,理想的種子也悄然在楊祖珺的心中播下,而開始了後來長達近三十年在社會運動上實踐的一場因緣際會。
和其它的民歌手不同,楊祖珺的音樂作品並不多,她因此也曾經不知該如何再面對「民歌手」這樣的一個頭銜。這或許與她後來選擇走上政治的道路有關:當其他的民歌手選擇在音樂的路上繼續前行,開展在她面前的卻已是擁抱社會、走向前線的另一番風景。楊祖珺早期的作品散見於洪建全文化基金會所出版的【我們的歌第一輯】的《三月思》、【第二輯】的《媽媽的愛心》及這張【楊祖珺專輯】。
從事社會與政治運動後,則陸續灌錄過【黨外的聲音與新生的歌謠】(1980)、【大地是我的母親】(1986)以及【我扮演著我要的我】(1994)等有聲出版品。爾後取得美國麻州大學傳播研究所哲學博士學位,現為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之助理教授。
【楊祖珺專輯】出版於1979年,也是楊祖珺透過商業體制所發行唯一的一張個人專輯(不含上述錄音帶出版品)。這張唱片在民歌史上的地位極其重要,當年楊祖珺因活躍於社會運動的特殊身份,使其遭到國民黨政府無情打壓及封殺,從而使得唱片公司在發片兩個月後即全面回收,而造就了其在唱片史上的傳奇與神祕色彩;另一方面,歌曲《美麗島》的名稱,意外地被後來的黨外雜誌所運用,產生了巨大的圖騰效應。這一切的機緣巧合,不僅是單純的創作者與歌者所始料未及,更讓這張唱片所揹負的時代意義,有別於一般的民歌唱片。這次能在絕版近三十年後重新以數位化型式出版,更顯得珍貴而意義不凡。
1977年楊祖珺自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後,應功學社之邀,開始在台視主持「跳躍的音符」節目,推廣中西民謠歌曲,同時也在工廠及學校展開其對社會工作理念的具體實踐;也因其為受歡迎的民歌手身份,使主辦金韻獎而掀起校園民歌商業波瀾的新格唱片,興起邀請楊祖珺灌錄專輯的念頭。在製作人姚厚笙前後長達一年多的熱情邀約下,楊祖珺後來答應了新格唱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夠繼續推廣李雙澤的未竟職志,使其作品能夠在這張唱片中發表,從而讓「唱自己的歌」的理念得以繼續宣揚實現。而新格當年也給予其極大的製作空間:包含不限制錄音的時間多寡,編曲及封面設計可由楊祖珺決定等條件。
僅管這樣的構想在歌曲審查制度的箝制下而難以落實,連《美麗島》這首歌曲最後也因具「台獨意識」而只能灌錄不能公開演唱或播放;至於其它多首歌曲如蔣勳詞,李雙澤曲的《少年中國》更因「嚮往中共統一」意識不正確,而無法通過審查。這也使得唱片中原定收錄的歌曲,包括梁景峰寫給抗日文學家楊逵的《愚公移山》、寫給農民、工人、漁民及父母的《我知道》、《我們都是歌手》、《老鼓手》等,多以各省民謠予以替換。唯從專輯後來呈現的樣貌,我們仍不難看出楊祖珺和編曲陳揚仍試圖至少從音樂角度上突破體制的理念和雄心。
專輯中,除收錄了楊祖珺的個人創作《誕生》以及《我唱歌給你聽》,朱介英的《風鈴》與《金縷鞋》等現代創作歌謠外,在傳統民謠的推介上也不遺餘力。如東北民謠《東北太平鼓舞曲》、蒙古民謠《早起的太陽》、新疆民謠《你送我一支玫瑰花》與《青春舞曲》、山東民謠《紫竹調》以及台灣民謠《一隻鳥兒哮救救》、《西北雨直直落》。這樣的歌曲組合,已早先一步於音樂上勾勒出族群共生的融合觀念,對照台灣時下統獨意識仍吵嚷不休的困境,更顯可貴。
音樂上的原創及實驗手法亦是這張專輯所展現的獨到之處。時年甫從文化學院音樂系畢業並自美國學習歸來的陳揚,以古典學院的背景為經,輔以西方搖滾手法為緯,努力落實楊祖珺參與“唱自己的歌”運動以來的夢想-將中國與西方的樂風結合,大膽的賦予傳統民謠一個嶄新的面貌。而各項器樂如各式打擊樂器的大量使用,弦樂在歌曲力度上的幫襯,以及鼓與吉他的特殊節奏走法,全然打破當時一般流行音樂唱片的陳腐與窠臼。在陳揚的要求下,楊祖珺更跳脫以往,耗費近一百小時的錄音時間,首度嚐試了多樣化的唱腔:或可愛,或吶喊,或民謠,或搖滾,或輕柔,甚或似彈唱詞。儘管現在聽來,某些歌唱的表現方式,可能不全然適合其嗓音的特質,但開創性的手法和勇氣,仍需給予喝采。
楊祖珺是民歌運動具體實踐的表徵,當年張照堂在淡水龍山寺所拍攝的封面照,堅毅的臉龐,忠實的傳達了其為打破不公而衝撞體制的善美理念與決心。近三十年來一路走來,或許時空轉換,當年的盟友多已轉向,但她仍始終如一,一如在《青春舞曲》中的歌詞所述:「青春在人間永遠存在,任何的力量不能毀壞。」

tracks

01. 誕生
02. 我唱歌給你聽
03. 農夫歌
04. 風鈴
05. 金縷鞋
06. 美麗島
07. 東北太平鼓舞曲
08. 一隻鳥兒哮救救
09. 早起的太陽
10. 西北雨直直落
11. 你送我一枝玫瑰花
12. 紫竹調
13. 青春舞曲

play this album
Commenti
Recensioni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