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之死

豆瓣
渔夫之死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That Fisherman is Dead
艺术家: 白水
出版发行: 白水
发布日期: 2019年2月11日
类型: 民谣
专辑类型: 专辑
专辑介质: 数字(Digital)

8.0 / 10

8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简介

去年春天,我在阿斯拜尔疗养院对门的旧货铺购得一本笔记本。在这本漂亮的硬皮册子里,杂乱记录了六十九个小故事,开篇一则名为《恶魔塔》,我摘抄如下:
“安和的海港小城,在一次渔人的集体出海之后,怪事连连。以至于几十年后的今天,喷泉广场里那座无名艺术家的杰作,也几近朽为焦土。市场喧闹如旧,秩序却早不再有。听说那外乡来的三俩买卖人,揣来了新鲜事。在礼拜午后,即便是闭门独居的人,也要接踵而至,熙攘中,打听着失踪人的下落。那日并没风暴,而为何随海浪而归的,却只是空空的船只和散落甲板的渔具?海那头的孤岛上,是否真的有一座恶魔塔?外乡人答不上来,口中喃喃不清。年轻的那位使劲揉了把眼睛,说有一个走方医生曾经见过他们。他们!是我那走失的情人吗?我猜,他早是没了俊俏的脸。如你能再见他,请用油和酒,混合倒入他们的伤口。可怜的人,虽受尽饥渴的苦楚,却不至于跌倒。年轻人突然停了下来,他的脸色瞬时变得黯淡。故事是听来的,但那医生说它绝非虚构。我只是理所当然,隐了他们的名。还有,那走方的要我和你说,这是一个谜,一道题。只是,无论如何去等去问,那答题解谜的人,还是未曾到,而且永远也来不了。”
像《恶魔塔》这样的故事,笔记本里还有很多。它们大多用词简洁,且行文短小。但坦白说,这些故事并不引人入胜,且读起来非常费力。叙事没头没尾,且结构怪异。内容题材也极其杂乱,从拓荒者日记到虚构历史传奇,均有涉及。看得出来,那讲故事的人,是个兴趣广泛且心思敏锐的人。但他仿佛总在故意隐瞒着什么,一些明明已经完成了的部分,却被其故意涂抹或撕毁,变得面目全非。由于没有署名,我无法判断这些故事是否都出于一人之手。作者是谁?更是无从考证了。
我大概花了一个月才断断续续地把它们读完。之后,这本佚名小册便被随手闲置在了房间的某个角落。直到初夏的某个清晨,朋友风寺君的突然到访。
有着美妙歌声的诗人坚定地认为这是一本旷世奇作,且诗意盎然。“你难道不觉得这是作者的一个游戏?他实是在寻找续作之人。”于是,他有了一个提议。“老师,让我们来为其续作吧,你用歌,我用诗。”风寺激动地举起双手。在他视线的那一头,我看到晚风摇曳着的树林。而林之间好像突然冒出一个跳动的黑影。“快看!”我惊呼。可再当我们举目时,风却停了。
几个月后,我收到了风寺寄来的诗稿,是以《国王》为题的组诗,共二十二首。很惭愧,在同样的时间里,我只写出了六首。之后,我选用了其中的一些,用三盘磁带做了一个名为“声音肖像”的装置,与此同时,又用另外的一些写成了这部短歌集。
以上,便是《渔夫之死》可爱的缘起。最后,我想说说关于这部作品的命名问题。在几天前,它的名字都叫《匿名人之歌》,但突然被友告知在不久之前有个新出的电子音乐专辑也叫这个名字。所以为了不让听友们误会,我临时把名字改为了《渔夫之死》。当然它还曾有一些其他的名字,如《佚名之歌》、《拓荒者日记》等。
作曲:白水
作词:白水、风寺
制作:白水
吉他与人声:白水
铜管:马特·吉拉
大提琴:娜塔莎·杰弗
贝司:李·弗格森(#3, 4)、斯蒂夫(#1)、以撒(#2)
录音、混音与母带: 张锦亮
排版设计:袁田
封面图片:白水
书法:袁赤

tracks

1.穷人的思愁
2.布鲁克哈罗
3.看不见的河
4.小丑预言之疯王来了
5.又一条黑狗

短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