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的情詩 / 1988-1994

豆瓣 Spotify
魔鬼的情詩 / 1988-1994

登入後可管理標記收藏

魔鬼的情诗
藝術家: 陈升
出版發行: 滚石
發佈日期: 1994年1月1日
時長: 58:41
類型: 民谣
條形碼: 4710149608505
專輯類型: 选集
專輯介質: CD

9.4 / 10

33 個評分

評分人數不足
簡介

经典理由:陈升的第一张精选集
都说陈升的音乐是相当有文艺气息的,尤其是对于文艺女青年格外的具有吸引力,其实,要说到文艺,罗大佑才是华语乐坛真正的文艺腔鼻祖,不说《鹿港小镇》、《未来的主人翁》、《盲聋》那样以哲人的高度洞察一切的社会性作品,单说流芳至今的《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野百合也有春天》这些情歌歌名,就能从既工整又细腻还传神的用词中,感受到他学院气十足的感性。与他相比,陈升的音乐更像是土方酿造,更为接近地气,这一点倒是和另一位宝岛乐坛土郎中的李宗盛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后者在罗索的唱词中更多的表现出是一种家长里短的小市民风范,而陈升则更像是一个在底层打磨的小人物之音乐代言人,用个时髦的形容词,他就是一个十足的“草根精英”。
和历史上无数卓有成就的音乐伟人一样,陈升同样在音乐上表现为纯情与思辩两种分裂的人格,只不过他并没有像罗大佑那种匠气的经营手法,能将两个圈子塑得各具一格、自成风味。在陈升的世界里,咬牙切齿和柔情蜜意就像是一对连体婴一样难以分割,也因此,他的情歌成了这世上最难模仿的旋律,因为在陈升的情歌里,往往总是会在情到深处的拐角,出现魔鬼的影子,毕竟魔鬼有时候比上帝更难以“扮演”。
《魔鬼的情诗》不仅是陈升第一张以情为概念的精选集,也是他进入歌坛之后的第一张自选集。但从世俗的路子来看,陈升的情歌却写得一点都不“纯”,他的笔锋总是会让花前月下搞对象这件无比甜蜜的事情,演绎成一种动刀动枪的杀气,从雅里说,这就是“煞风景”,而从俗里说,这也就是“不知好歹”。无奈识好歹的人还是太多,于是,情歌依然朝着“诱人昏迷不醒的毒酒”发展,而有燕赵古国慷慨悲歌风范的陈升情歌也依然被人或忽视或误读。尽管他的《把悲伤留给自己》从巷首唱到巷尾,但却只是被人当成了牺牲自我,奉献他人的爱情舍已精神之典范,而并不知道他演绎的其实是真正情字里最精髓的欲望之“骚”,虽然其后有众多的好事者,将这首作品放到真空管里,用胆机好好地烧了无数回,但此烧非彼“骚”,终究是离题千里了。
用欲望做为情歌主题,正是陈升情歌异于他人之处,虽然有欲才有情是世所共知的事情,但在一个捏造情歌、扮演纯情成瘾的时代,能够把人所看到却因为怕“煞风景”而隐而不露的事实唱出来的,确实不多。而陈升的情歌却毫不顾忌的在情和欲之间挣扎不休,并将情歌再度从理想主义的真空里带到了矛盾又坎坷的人世,为它们的虚有其表再造一份骨髓和血肉。千万不要介意他在演绎时High到极点时不经意露出的“胃抽筋”、“痉挛”、“癫痫”等病态症状,其实这才是情到深处的常态,陈升并没有恶搞,他只不过唱出了一些“真理”。
专辑在发行时还收录了一首完全即兴录制的新歌《不再让你孤单》,一把简单的箱琴和一种老男人的声线,却串起了长达5分28秒的精彩,没有蕾丝花边,也没有三叶草,还是陈升慷慨悲歌、随意而就的风范,而且这种风范你永远难以模仿,哪怕是你在唱歌时同样鼓起腮帮、气吞山河,间或咬牙切齿,并将“彩色”唱成“彩射”,但你却永远学不了陈升那种独一无二的风尘气,这大概就是文艺女青年尤其爱陈升的一个主要理由,因为这种野味往往正是处于庙堂之上的人最为羡慕的,虽然他(她)们平时都在装着。

tracks

1. 不再让你孤单
2. 最后一次的温柔
3. 把悲伤留给自己
4. 拥挤的乐园
5. 红色气球
6. 责任
7. 然而
8. 凡人的告白书
9. 别让我哭
10. 最后一盏灯
11. 猎人与羔羊
12. 半生情

play this album
短評
評論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