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世界中的七天

豆瓣
艺术世界中的七天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542666987
作者: [美]萨拉·桑顿
译者: 何云朝
出版社: 雅众文化 / 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 雅众文化
发行时间: 2019 -9
装订: 平装
价格: 56.00元
页数: 272

/ 10

1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美]萨拉·桑顿    译者: 何云朝

简介

★★★
《纽约时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最佳艺术书籍
当代艺术是创新的一个极端符号和象征,若一国没有当代艺术,就没有未来。
普利策奖得主安娜琳·斯旺、艺术家格雷森·佩里推荐
★★★
【编辑推荐】
1.非虚构写作,故事引人入胜,全面透视西方当代艺术的创作、生产、传播和拍卖市场
2.《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最佳艺术类书籍
3.一种置身艺术世界的感受:作者鲜活地描述了一个特殊社会的人生百态,让读者体会到其中的激烈竞争、奇特、光鲜亮丽,以及其中的神秘运作方式。
4.挑动读者的思考与反应:艺术世界是由不同的次文化交集而成,每一种文化对艺术的定义都有不同的主张,书中每一个有声音的人都同意,艺术应该挑起人的思考与反应。
5.作者揭示了艺术世界在寻找生命的意义的同时,追求创意、品味、地位、金钱的新趋势。这本书将改变你对当代艺术界的认识。
【内容介绍】
艺术市场一直在蓬勃发展,博物馆的参观人数激增,越来越多的人自称为艺术家。当代艺术成为一种大众娱乐、一种奢侈品、一种工作描述,而对某些人来说,则成为一种宗教的替代品。而炙手可热的艺术品并非突然冒出,它是艺术家、画商、策展人、艺评家、经纪人、收藏家联合“制造”出来的。
萨拉·桑顿花了五年的时间,走访六城五国,将其280次贴身采访整理成7 篇故事,为大家探索艺术世界的秘密,是了解现代艺术的最佳指南。在这一系列节奏优美的叙述中,萨拉·桑顿带领我们参观了佳士得拍卖行上演的喜剧,村上隆工作室的艺术创作,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上的艺术精品,《艺术论坛》杂志的执着,透纳奖背后的竞争,尚未走入市场的加州艺术学院的艺术评论课,以及威尼斯双年展的仙境。
艺术拍卖让人有艺术品可以变现的错觉,但别以为价格只会朝一个方向飙涨,在一个神秘、时髦、诱惑、上瘾的世界,艺术品价值全看你愿意付多少钱决定!要在艺术市场卖得高价,作品的“估价”更胜于“评价”:
1. 棕色的画不如蓝色或红色的画;忧郁的画不如让人愉快的画。
2. 男性的裸体画通常不如大胸脯女性的画。
3. 超过电梯大小的作品,在市场上就没有销路。
4. 绘画是最受欢迎的艺术品。
5. 新兴、年轻的当代艺术家作品容易受到高度注意。
6. 艺术品是否在市场中初次亮相,或已转手过好几次,对抢手程度也有影响。
7. 艺术品跟过哪些收藏家,不仅为人津津乐道,无形中也提高了它的价值。
8. 获得透纳奖提名,作品售价会提高三分之一,得奖则会使售价暴增一倍。
【媒体推荐】
《艺术世界中的七天》笔调轻松愉快却有着探索社会意义的敏锐性。它让我们审视那些认为“当代艺术已经成为一种信仰”的人时,觉得他们既可笑又抱之以一定程度的理解与同情。……结论:请阅读它吧。
——《时代周刊》(Time)
这是迄今为止,阐释现代艺术繁荣写得最好的一本书。这是一幅罗伯特阿尔特曼式的全景图,展现了过去十年中最重要的文化现象。
——《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
《艺术世界中的七天》一书当经得起时间考验。作者桑顿鲜活地描述了一个特殊社会的人生百态,让人体会到其中的割喉竞争、它的奇特、它的光鲜亮丽,也知道那个世界里头充满了那一类会在高中不受欢迎的人物。
──莱斯丽·卡米(Leslie Camhi),《时尚》杂志(Vogue)
本书对当代艺术的神秘运作方式,提供了清晰而有趣的叙述,作者自我节制,未对当代艺术提供自作聪明或过于笼统的答案;她的报导严谨,而字里行间有许多弦外之音,读者可以自己去做连想。
──彼德·艾斯普登(Peter Aspden),《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一本精彩好书──充满细节、有闲话性、又有洞见。读到结尾时,你几乎可以了解为何避险基金操作高手斯蒂夫·科恩(Steve Cohen)会拿出八百万美元来买一个泡在甲醛里的烂鲨鱼。
──丹·皮特森(Thane Peterson),《商业周刊》(BusinessWeek)
对时刻受到身份地位驱动的艺术世界,桑顿有精辟独到又趣味横溢的民族文化志式的记述。她对艺术世界若干最负盛名机构的剖析,既优雅又讽刺,令人回味无穷。
──《出版人周刊》评论(Publishers Weekly)
桑顿是一位有学术专长与杰出写作计划的史学兼社会学家,也是一位眼光独到的观察家兼写故事能手,她简洁有力的句子透露了丰富的信息。她从艺术第一线精辟报导,对艺术家、画商、艺评家与收藏家的众生相,有着画质清晰的描述,对创意转变为商品过程中的内在矛盾,也有深入的解析。
──唐娜·希曼(Donna Seaman),《书单》(Booklist)
桑顿就好像我们派出的私家侦探一样,她带着读者空降到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之中,让我们了解艺术世界运作核心中的灵魂与各种细节。
──艾伦·延托布(Alan Yentob),BBC创意总监
全程亲临现场、亲眼所见的描述让人读之有味,在桑顿一双巧手之下,艺术世界精致诱人的亚文化在我们面前展现开来。她引人入胜、智慧与鲜活的叙述,让我们了解当代艺术是如何扮演大众娱乐的新角色。
──巴诺书店(Barnes &Noble)
桑顿抓住了贯穿艺术世界殿堂的本质、魅力、复杂与矛盾,让局外人着迷不已。
──克里斯·米绍德(Chris Michaud),路透社
高明而引人入胜,透过圈内人的眼光来看今天的艺术世界。一本必读的好书。
──安娜琳·斯旺(Annalyn Swan),普利策奖得主
让人忍不住想一页接一页地看。我担心这本书揭开了太多的神秘面纱,下一代的艺术家突然之间会面对信息爆炸。
──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英国艺术家
如果艺术世界总是像一扇大门深锁的谜团,那么本书便是打开这个谜团的钥匙。桑顿的书到处都是各种问题的答案。谁会花一千三百万美元购买一件艺术品?谁在负责拍卖工作?艺术批评的重要性何在?艺术家如何去缔造成功?
──《悉尼晨锋报》(Sydney Morning Herald)

contents

前言 001
第一章 拍卖会 010
第二章 艺术评论课 048
第三章 博览会 080
第四章 奖项 109
第五章 杂志 143
第六章 工作室 178
第七章 双年展 212
致谢 243
后记一 249
后记二:七个问题 254
参考书目 260

其它版本
短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