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音樂的科學 II

Douban
好音樂的科學 II

Registe-se ou faça Login para escrever uma crítica ou adicionar este item à sua coleção.

ISBN: 9789869553209
autor: [英] 約翰.包威爾 John Powell
译者: 柴婉玲
editora: 大寫出版
data de publicação: 2018 -4
séries: 好音樂的科學

/ 10

0 avaliações

Sem críticas suficientes
借阅或购买

從古典旋律到搖滾詩篇-看美妙樂曲如何改寫思維、療癒人心

Why You Love Music: From Mozart to Metallica-The Emotional Power of Beautiful Sounds

[英] 約翰.包威爾 John Powell    译者: 柴婉玲

visão geral

如果《好音樂的科學》讓人重拾對音樂的熱愛
那麼《好音樂的科學II》藉由瞭解音樂的內涵
進一步深入剖析:為何你我那麼愛好音樂!
你怎樣看待音樂,決定你成為哪種人!
哪些音樂具有實用性?歌詞如何造就人?
我們為什麼深受樂句起伏的吸引和影響?
《好音樂的科學》在本地博客來、誠品藝術分類榜上,締造了持續暢銷長達一年的佳績;為回應讀者的厚愛,現在有了這本續集的問世。我們希望藉由本書,帶領您深入更有趣的音樂世界;同時──學著用音樂,對自己好一點!
這是寫給愛樂者的大腦科學,也是寫給認真聆樂者的音樂心理學+實用社會學。
人們喜愛音樂的原因之一,就是音樂能給予大腦適度的刺激,並同時產生愉悅的感受。以科普作家的妙喻來說,音樂「不過就是大腦的健身房罷了」。當然,音樂遠不只是能讓大腦維持良好狀態而已,更是一種強大的情緒興奮劑。
◎音樂是良藥→→
振作並集中精神╳轉移厭煩的情緒╳使某情境意義更深刻╳凝聚人心╳紓解壓力
◎我們的大腦如何將音樂轉化為情緒?
●腦幹反射:突然發生聲響時示警;而其他腦區負責剎車
●節奏誘導:心跳速率與外界合拍,欺騙大腦去感受情緒
●評價制約:將樂曲與愉快事物相連結,使人有美好印象
●情緒感染:在正面旋律或歌詞中,同時轉變為開心狀態
●視覺心像:白日夢讓人放鬆──腦海浮現風景和其他影像
●情節記憶:「親愛的,他們正在播我們的歌」的情緒效應
●音樂預期:由猜對或猜錯下面幾個音,感覺高興或激動
◎平時,你喜歡哪種類型的音樂?
沉思與複雜:古典樂、爵士樂、民謠和藍調。
激昂與叛逆:搖滾樂、另類音樂,還有重金屬樂。
樂觀與傳統:流行樂、電影配樂、宗教音樂和鄉村樂。
活力與節奏:饒舌歌、靈魂樂以及電子音樂。
藉由上列四大分類,能完整分析出你的人格特質、文字技巧、運動能力,甚至是政治立場;而經由選擇哪種類型的音樂,能有效「放大」或「降溫」你的情緒。
◎流行樂也有大學問!讓不同類型的音樂進入生活,拓展你的音樂視野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布狄倫的歌詞,如何巧妙與曲調做出搭配?
而他和歌手愛黛兒又如何掌握了「提前唱出歌詞」的絕佳效果?
你知道嗎?你的音樂品味,透露了許多關於「你」這個人的訊息。對心理學家來說,只要一張你最愛的十大曲目清單在手,就能看出你是否外向、來自什麼樣的背景,甚至是年紀有多大。我們喜歡、討厭、或無感的樂曲不僅僅是妝點生活的背景音樂,實際上還塑造了我們的生活。
另外,由嚴肅的實用層面來看:
●如果音樂是良藥,我們該怎麼自我治癒?
●為何我們都該試著去聽懂「古典音樂」這樣形式複雜的樂曲?
●如何跨足「原本沒有好感」的類型音樂,有效從中汲取養分?
●怎樣讀懂自身內在的節奏和旋律──從此敏銳聰明、充滿決策力!
◎本書還收錄了更多,你從未聽聞的實用音樂小常識──
●隨身攜帶任何一件樂器,就能讓人的吸引力倍增?
●音樂能治好人們的失眠,並且改變葡萄酒的味道?
●搖滾歌手巴瑞.曼尼洛的歌,可用來控制青少年?
●「莫扎特效應」與這位音樂天才本人沒什麼關係?
●地球上除了人類之外,只有鸚鵡能夠隨拍子起舞?
●在生活中,我們為何常被電影音樂的作曲者戲弄?
作者以原創且深入淺出的方式,充分整合了音樂相關的心理學與社會學領域數十年的相關研究;藉由音樂的各面向不同角度,探索各種多元可能──從音樂如何幫助嬰兒與母親聯繫、音樂如何改變葡萄酒的味道、或如何說服你在餐館花更多錢……。
本書將有效拓展你的眼界(還有耳力);告訴你音樂是如何以各種各樣的方式,造就我們生而為人的諸般經驗感受。
媒體推薦
◎聯合推薦
資深愛樂人、實體唱片行工作者/吳武璋
知名大提琴家/張正傑
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院博士、資深專欄作家/焦元溥
音樂治療師/廖珮岐
《音響論壇》前主編、優聲學音響負責人/劉名振
PAR表演藝術雜誌總編輯/黎家齊
(以上排序,依姓氏筆劃)
「原本擔心喜歡音樂的感性會被分析音樂的理性所打擾,但翻了書之後就停不下來。一路持續的好奇與解答,對話交織像流瀉不止的旋律,美妙也有趣極了!」
--臺灣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作家/李明璁
「法國大文豪雨果曾說:『音樂要表達的,是言語不能描述,內心又無法忽略的情感。』而這份玄妙藝術的背後,究竟有哪些以科學為依據的趣聞軼事呢?這本豐富好書,絕對令讀者驚嘆連連、大呼過癮!」
--純慧的音樂沙龍創辦人/連純慧
「不相信音樂的功效有多大?《好音樂的科學II》帶你重新認識這帖世紀良藥。」
--MUZIK古典樂刊發行人/孫家璁
「關於我們所處『音樂過剩』機會和陷阱時代,作者拋出了令人著迷的議題,並與之回應。」
--《金融時報》
「作者的寫作風格很健談、樸實無華;仿如安坐家中,以非正式的姿態開講,並為讀者帶來有趣的音樂時光。」
--《衛報》
「如果你曾覺得樂理中的半音、音階、和弦等術語隱晦難明,那麼本書將讓你感到放心。」
--《華爾街日報》
「包威爾在本書中對音樂的貢獻,堪比馬斯特與強森對性學的貢獻。」
--音樂家暨生物聲學家、《壯麗動物交響樂》(The Great Animal Orchestra)作者/伯尼‧克勞斯(Bernie Krause)博士
「專為音樂愛好者所寫的一本書。」
--《大誌》(Big Issue)
「充滿洞見與奇想的饗宴。」
--Kirkus評論
「包威爾由他人(在心理學與社會學領域)幾十年的研究中汲取精要,透過自身的幽默感,協助讀者用全新的角度聆聽音樂……本書提供了堅實的案例基礎讓我們瞭解:毫無疑問地,為什麼人們愛(同時需要)音樂。」
--《出版人週刊》

contents

Chapter1:你的音樂品味為何?
Chapter2:歌詞,以及樂曲中的意涵
Chapter3:音樂與你的七情六欲
Chapter4:重複、驚喜和雞皮疙瘩
Chapter5:音樂如良藥
Chapter6:音樂真能讓你更聰明嗎?
Chapter7:從《驚魂記》到《星際大戰》:電影配樂的魔力
Chapter8:你有音樂天分嗎?
Chapter9:音符小基礎
Chapter10:曲調裡有什麼?
Chapter11:將曲調從伴奏中解放出來
Chapter12:別相信自己的耳朵
Chapter13:不協和音
Chapter14:音樂人如何觸動我們的情緒
Chapter15:我們為何會愛上音樂
Chapter16:若干繁瑣細節
第一節 音色
第二節 回彈現象
第三節 配上和聲
第四節 和聲中藏有多少曲調?
第五節 音階與調
致謝
聆賞推薦
參考書目與延伸閱讀
A.主要參考書籍與延伸閱讀建議
B.各章附註資料來源

comentários
críticas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