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二版)
豆瓣![心(二版)](/m/item/doubanbook/2023/03/07/1ace30c8-bba9-4266-9ec2-e315a0fc108d.jpg)
夏目漱石探究人性代表作
译者: 林皎碧
简介
人心是不待風吹而自落的花。
那些平日看起來善良的人,
一旦碰到緊要關頭時,誰都會變成壞人……
.《時代雜誌》評為二十世紀亞洲最重要的五大著作之一
.日本累積銷售突破七百萬冊(7,000,000),位居銷售之冠
.三萬讀者「我最喜愛的岩波文庫」問卷調查,《心》名列第一
.收錄於日本高校教科書,七度翻拍成影視作品,也曾改編成「青澀文學」動畫
.日本近代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國民作家,夏目漱石晚期代表作
.歷時百年不朽,廣泛譯成世界各國語言
「推薦這本探究人心的書,給渴望探究自己內心的人。」──夏目漱石
《心》寫於1914年,當時夏目漱石歷經久病纏身、妻子尋短等困擾,萌生厭世之念,作品風格逐漸轉為內心深層的探索與自省。《心》直指人心陰暗面,映照人心最真實的面貌。面對「金錢」和「情欲」等緊要關頭時,人心鮮有不動搖者。人心的搖蕩,人性的明暗,亙古不變,總是有跡可循而難以理解。《心》是一部思想小說,藉由小說的情節剖析人性明暗,精細描述了人類自私與道德良心的糾葛。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前兩章以「我」為視角,其離鄉至東京求學,在鎌倉海水浴場結識神祕、幽微難辨的「老師」,「我」愈想理解「老師」,得到的卻愈是難以理解的困惑。漱石以循序漸進的獨特敘事模式,緩緩鋪陳、埋下伏筆,故事前半安排大量閃爍迂迴的對白,便為使讀者感受人心的幽昧難解。至第三章藉由老師的遺書,才傾吐了最赤裸的真相,勾勒出人性面臨考驗的脆弱,交錯辯證人性的善與惡。究竟,面臨不堪的自我,人該如何自處?
一道無法挽回的黑光,貫穿我的未來,
一瞬間可怕地籠罩住我前方的一生。
我是一個打算走正直道路卻滑了一跤的傻瓜,
連自己都無法相信,
只是在內心反覆懺悔自己的罪惡。
在《心》中,漱石刻劃了當面臨金錢、情欲等世俗誘惑時,人心太容易妥協,太容易違背倫理道德,太容易悖棄理想──敬愛的親人,卻因為龐大的財產而背叛自己,但當自己與摯友愛上同個女人時,自己也不願放棄愛人,而背叛了好友……
人性既非理性也非感性,它是──本性。平日看起來善良的人,一旦面臨利益等緊要關頭,就算嫌惡自我,仍會選擇以自私的利己心態,維護自己,甚至傷害別人。壞人不見得罪大惡極,惡性如此平庸,但往往驚覺時,已難挽回,如同《心》中的老師,只能終其一生背負罪惡感過著自我放逐的孤獨生活。漱石筆觸幽微細膩,文字充滿力道,句句撞擊人心,直探人性最幽暗之處。
*特別收錄
林皎碧:〈念茲在茲。非心之心。〉
「藉由小說的情節,探索所謂近代文明當中知識份子的苦惱與人性明暗的一部思想小說……人心的搖蕩,人性的明暗,亙古不變,總是有跡可循而難以理解。──這或許就是《心》能夠跨越時代,成為經典之作的原因吧!」
作者簡介
夏目漱石
本名夏目金之助,1867年出生於東京。1893年自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系畢業。1899年赴英國留學三年,專攻十八世紀英國文學,回國後開始文學創作。1905年發表了長篇小說《我是貓》,大受好評並一舉成名。
夏目漱石自幼學習漢文,對東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詣,其作品風格更融合東西方文化的精華,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被稱為「國民大作家」。代表作有《我是貓》、《三四郎》、《從此以後》、《門》、《心》、《行人》等。1916年因胃潰瘍惡化辭世,享年四十九歲。
contents
老師和我
雙親和我
老師和遺書
譯後記 念茲在茲。非心之心。
其它版本
-
心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
-
心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
-
心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20
-
心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
心 2018
-
心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
-
心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心 野人 2017
-
心 2016
-
心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
心 大牌 2014
-
こころ 朗読CD付 朗読:谷山紀章 海王社 2014
-
心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心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3
-
心 中国宇航出版社 2013
-
心 青岛出版社 2012
-
Kokoro Penguin Classics 2010
-
心 立村文化 2010
-
心 青岛出版社 2008
-
こころ 岩波書店 2008
-
心 中国宇航出版社 2008
-
心 青岛出版社 2005
-
心 花城出版社 2000
-
心 1999
-
こころ 集英社 1991
-
心 漓江出版社 1983
-
心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
-
心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
-
Kokoro Gateway Editions 1957
-
心鏡 星光出版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