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游记

豆瓣 谷歌图书
东北游记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532773107
作者: [美] 迈克尔·麦尔
译者: 何雨珈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17 -1
丛书: 译文纪实
语言: zh-TW
装订: 平装
价格: 48.00元
页数: 384

7.8 / 10

78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IN MANCHURIA

[美] 迈克尔·麦尔    译者: 何雨珈

简介

生活在现代中国的人,都明白见证传统流失,老景翻新的感觉。在北京,也许你上周还在一条巷子里的小店吃面条,下周再去就发现那儿已经变成了一堆瓦砾。
相比之下,东北的历史还不算那么遥远。
你乘坐的火车可能行驶在以沙皇命名的铁路上;你漫步而过的建筑不是佛教古寺,而是洋葱圆顶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你走过的大道两旁种着日本赤松;树木掩映之下,是殖民时期各国政府的办公楼,散发着浓浓的旧时代气息;你还可以去参观溥仪的“傀儡皇宫”,看看二战时期日本关押盟军战俘的地方;你站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军飞行员俯冲轰炸过的大桥上,就是站在中朝边境上,跨越了鸭绿江。
17世纪早期,东北,开始比较频繁地出现在有记载的古代历史中。当时在世界的另一边,莎士比亚正在创作经典戏剧,英格兰的清教徒登陆普利茅斯岩,开始创建美国。
也许你不知道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故事,有什么样的过往。而在我眼里,这些恰恰就是历史的印记,记录了东北的兴衰荣辱,也浓缩了现代中国的起落沉浮。
1993年,美国的人口普查不再把农民的数量算在统计范围内,只有不到2%的美国人居住在农村。但中国,有将近一半的人口,大概七亿人,还住在荒地这样的乡村。不过,这个数字正在直线下降:2000年以来,中国有四分之一的乡村已经悄然消失。
我很清楚,在东北,能够对中国的过去一探究竟。但没有料到,在荒地,我能一瞥这个国家的未来。

contents

第一章 冬至
第二章 你来我往
第三章 血浓于水
第四章 去日留痕
第五章 惊蛰
第六章 谷雨
第七章 朝圣之路
第八章 火车开往满洲站!
第九章 隧道与岔路上的旧时空
第十章 夏至
第十一章 三姨的歌谣
第十二章 伪满洲国的傀儡
第十三章 占后余波
第十四章 大暑
第十五章 通往工人村的断桥
第十六章 立秋
第十七章 大连的展示柜
第十八章 霜降
第十九章 大雪
致谢
注释
参考资料
译后记

其它版本
短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