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eduction of Culture in German History
豆瓣
Wolf Lepenies
简介
在《德国历史上的文化诱惑》(The Seduction of Culture in German History)(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里,莱佩尼斯(Wolf Lepenies)把20世纪德国政治造成的灾难归咎于不惜牺牲政治而过分强调文化的倾向。莱佩尼斯是德国最杰出的知识分子之一。几个世代以来,德国高雅文化一直是德国人引以自豪的伟大民族成就。在很多领域,从音乐到大学,它建立了世界其他地方徒劳追赶的标准。但是在德国,高雅文化被尊重的程度使得政治显得委琐和无足轻重。政治上的成就只有在和艺术相比美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合法性的光环。那些崇拜1871年统一德国的铁血首相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的人喜欢把他称为政治雕塑家或者德国政治的伦勃朗(Rembrandt)。1870年夏天,德国即将和法国爆发战争的时刻,没有人会认为是爱国者的26岁的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申请从巴塞尔大学退学以便投笔从戎报效国家。他给母亲写信说法国在攻击德国的文化。20世纪早期,德国人没有认真对待政治,通过妥协达成共识在德国并没有当作是美德。政治滑向铁和血的蛊惑人心的宣传或者对高雅文化的拙劣的模仿。莱佩尼斯指出纳粹激动人心的鼓动,迷人的魅力,高昂的野心在审美方面打动了大众的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盟军在德国推行民主,阿登纳(Konrad Adenauer)政权在民主形式下运作,但是知识分子,艺术家往往用莫测高深的蔑视来描述该政府的缄默无语,妥协,和单调乏味。莱佩尼斯把托马斯曼(Thomas Mann)在1918年的著名文章“非政治人物的反思”(Reflections of a Non-political Man)放在他著作的核心位置。托马斯曼认为对德国人来说民主是陌生的东西,他们感兴趣的是哲学和音乐,对投票权不感兴趣。事实上,他们更喜欢一个专制的政权。他后来改变了观点,(他的很多同胞也是如此)但是他的文章一直是德国历史上的里程碑。对文化的着迷让形形色色的德国人发表了许多荒谬的声明,最奇特的或许是1914年10月德国93位著名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发表的宣言“告文明世界书”(To the Civilized World)。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开始不久。他们为德国的行为辩护,说他们是无辜的,他们的行为是必须的。比如,作为热爱和平的国家,德国并没有破坏比利时的中立地位,只不过是预料到了英国和法国对比利时的侵略。他们说,最重要的是,外国不是针对德国军国主义发动战争,而是对德国文化发动战争。知识分子庄严承诺他们要为歌德,贝多芬和康德的遗产而战,他们认为这是和德国领土一样神圣的东西。后来悲惨的历史更添加了他们话语浓烈的讽刺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