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動物生活的四季
豆瓣
Das Jahr der Graugans
康拉德・勞倫茲 译者: 姜麗
简介
《所羅門王的指環》作者、諾貝爾獎得主
長銷四十年、不朽科普經典首度中譯
被譽為「能和動物說話的男人」——
最貼身研究筆記X 147幀珍貴隨行紀錄攝影
「真正與大自然一起生活並由衷讚嘆其美,
才能成為真正的動物學家。」——康拉德・勞倫茲
當代動物行為學世界權威、諾貝爾獎得主康拉德・勞倫茲從青年研究者時期就對灰雁特別感興趣。他之所以選擇灰雁展開如此漫長的動物行為研究,是因為「灰雁從家庭到群體生活都和人類有著極為相似之處」。
勞倫茲選擇在灰雁的棲地阿姆湖畔開啟研究生活——他和灰雁朝夕相處,為了讓灰雁在觀測站附近安家,他用家鵝孵化灰雁,然後自己肩負起母親的角色,無論晴雨都相伴左右。在陪伴灰雁長大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地發掘出灰雁身上獨特的奧祕與神奇。
●爭風吃醋、一夫一妻、不忠及再婚,灰雁的愛情觀和人類幾乎一樣?而最凶狠的戀愛鬥爭竟發生在同性戀情之間?
●新生幼鳥也有入學測驗?出生沒幾天就得和同伴展開混戰,為未來的社會地位一決勝負?
●灰雁也懂飲水思源、知恩圖報?當牠們在外頭經歷可怕的事後被人類帶回保護時,會特別表露親密及感激之情?
●灰雁能教會現代人「真正的放鬆」?這種鳥的感官使其能在沉睡中保持警醒,儘管如此牠們還是能完全放鬆入睡,而人類大多只在孩提時期能夠如此。
本書以勞倫茲一貫溫暖生動的文字,以及兩名隨行研究者攝下147幀獨一無二的珍貴照片,呈現動物在大自然中躍動的生命力。讓人類彷彿超越語言,得以和如恩賜般的美麗自然進行一場真正的對話。
▋諾貝爾獎得主最後遺作——————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當人類接近自由生活的動物時,牠們肯定會逃走。
此時,人類彷彿被從和上帝其他造物共同生活的天堂趕了出來;
如今自由生活的動物從遠方朝我飛來,不是因為沒發現我,
正好相反,而是因為牠們看到、聽到了我。
我感到天堂的驅逐令就在這一刻被收回了。」——康拉德・勞倫茲
contents
推薦序 觀察,回到科學最初的起點 林大利
關於此書
前言
第一章 約定
我站在阿姆山谷中一處,這是我們和灰雁的約會地點。時值清晨,山頂已透出陽光,山谷則還浸在鬱鬱的晨曦中,我站立的谷地上方出現了一片陰雲。每天早晨,牠們都從高空飛下,落在屋前的草地上,牠們的到來對我來說都是同樣的慶典,同樣的奇蹟。
第二章 勝利之鳴
在雁群中,春天,一個愛的季節也已經甦醒。獨立的年輕雄雁小心翼翼地走近牠們的女伴,將身軀和脖子擺出一種非常獨特的姿勢。年輕雄雁通常必須花上極大的耐心追求數日,然後才開始進一步發展彼此的關係:向雌雁提議共唱勝利之歌。
第三章 新生
鑽出蛋殼的第一天,幼雁漸漸不安分起來。牠們愈來愈頻繁地從母親的翅膀下鑽出來,展開小小的遠足——儘管只是走到仍蹲伏在巢裡的母親不遠處。接著,一個重要的時刻到來了。母親起身,口中發出情感音,同時緩慢離開巢穴。幼雁見狀立刻緊緊地跟隨在身後。
第四章 印痕
孩子和母親之間的初次交流非常重要,它既不會重複發生,也不能回溯抹滅,我們稱之為印痕。新生幼雁的先天行為永遠和飼育者緊緊相繫。為了成功扮演母親的角色,飼育者必須做足準備,在短短幾週的時間內,把自己全數奉獻給牠的孩子。
第五章 旅行的意義
我們佇立在依然昏暗朦朧的山谷中,透過霧層的缺口仰望灰雁高飛,身上披著朝陽斜斜射入的光束。當灰雁衝破霧氣現身霧層下方,翩然降落在沙岸上,持續鼓動的翅膀,把岸上的厚厚積雪攪得四散飛起。我們渾然不知天地,看得如癡如醉。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