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女儿

豆瓣
永远的女儿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559667274
作者: [新西兰]琳达·科林斯
译者: 黄瑶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光尘
发行时间: 2023 -6
装订: 平装
价格: 59
页数: 320

/ 10

1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Loss Adjustment

[新西兰]琳达·科林斯    译者: 黄瑶

简介

☆新加坡图书奖决选作品
☆一场无声的联合绞杀,一位丧女的母亲发出的阵阵悲鸣
☆打破沉默,揭开真相,整个社会都无法回避的沉痛之声
☆隐形校园霸凌✕教育系统沉疴✕边缘群体处境✕少女内心隐秘
——————
周一早晨,琳达如往常一样起床,为女儿维多利亚上学做准备,却发现女儿的房间空空如也。公寓保安登门,送来的却是维多利亚的死讯。
几天后举行的守灵仪式上,维多利亚的老师、同学、朋友,无一人前来吊唁。葬礼上,一位素未谋面的学生家长邀请琳达做客,并神秘地说:“你能得到拼图中的一块,但它给不了你全部答案。”
为什么一个十七岁的女孩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家人为何没能注意到维多利亚的不对劲?学校辅导员对她的心理状态了解多少?朋友知道她有多绝望吗?
哀痛之余,琳达发现了女儿留下的日记。在阅读日记的过程中,琳达拼凑出悲剧发生的缘由,也真正走入了女儿的内心。
——————
琳达·科林斯在书中分享了我们许多人永远都不必忍受的私人伤痛。通过如实坦诚地反省自己痛失爱女的经历,琳达向我们展示了对人性、家庭关系和内心隐秘挣扎的审视。本书呼吁我们直面人类面临的苦难,而不是扭头看向别处。
——科尔斯顿·韩(《新故事》主编、人权新闻奖获奖者)
书中捕捉的细节不加修饰,冲击力极强。作为家长,我可以想见琳达经历的痛苦与失落。她用沉默克制、实事求是,且充满爱意的方式将这段经历记录了下来,很好地提醒人们去回忆那些被抛却的痛苦。心爱之人的逝去从不可能是什么轻松的体验。
——路易斯·吴(新加坡义顺集选区议会议员)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经历过亲人逝世的不幸,却很少有人能将它写下来,或是愿意动笔去写。琳达·科林斯迈出了勇敢的一步,做到了不可能的事情。作为成年人、老师、家长、同事和同学,我们要对身边的人负起责任,尤其是那些仍在努力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年轻人。我希望这本书没有出现的必要,但它还是出现了,而且将挽救无数的生命。
——哈雷什·沙玛(剧作家、文化奖章获得者)
琳达·科林斯用犀利透彻的语言对自己的过去展开了一场情感研究。或者,更准确地说,她追根究底的是她女儿的过去,是一个才华横溢、即将成为作家的年轻人为何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永远的女儿》讲述了一个真实而坦诚的故事,与其说它是在追忆某个家庭屈服于丧女之痛的历程,不如说是对一个不安的灵魂进行的反思。
——菲利克斯·张(作家、新加坡文学奖2016年度主评委)

contents

损失 第一部分
一 起床时间到
二 早上好
三 午后
四 随后
五 装殓
六 三日
七 耶稣受难日
八 玫瑰花瓣
九 僧侣诵经
十 不是骨灰
十一 瓮中之物
十二 无眠
十三 灰烬
损失 第二部分
十四 地动山崩
十五 还是半个孩子
十六 鬼魂触摸
十七 恐高
理算 第一部分
十八 抱歉,小维
十九 白雪公主
二十 预约的小纸条
二十一 再见,妈妈
二十二 征兆
二十三 发现
二十四 公开
二十五 差异
二十六 霸凌
二十七 凝视深渊
二十八 分裂
理算 第二部分
二十九 如何不理算损失
三十 悲伤的状态
三十一 “她已经不在了,向前看吧”
三十二 重新发现
三十三 相信的需要
三十四 你是怎么失去女儿的
三十五 来自另一边的问候
三十六 神龛与盒子
三十七 赋予意义
三十八 游荡在我们身边
三十九 新月
四十 想念翠鸟
结语

其它版本
短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