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西方史学理论与历史书写

豆瓣
近二十年西方史学理论与历史书写

登入後可管理標記收藏

ISBN: 9787520336130
作者: 邓京力 等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發行時間: 2019 -1
裝訂: 平装
價格: 98.00元
頁數: 360

/ 10

0 個評分

評分人數不足
借閱或購買

邓京力 等著   

簡介

本书尝试从整体上揭示1990年代以来西方史学理论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提出的新问题,把握其间所涉及的关键因素。尝试从中国史学的立场审视其对于重建历史学的理论基础与历史书写的新趋向所具有的价值意义。结合当代中西方史学的发展对于后现代史学理论在史学实践层面的有效性进行考察。对当前西方史学理论试图克服现代与后现代的局限、融合双方有利于推进历史书写的因素进行综合性研究,尤其重视那些有利于构建21世纪历史学科发展正当性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contents

●绪论
一 近二十年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趋向
二 对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家的个体研究
三 理论与历史书写之间
上篇 理论趋向
章 “接受”与“拒斥”之间――对后现代主义挑战的回应
一 对后现代主义挑战的态度与立场分析
二 对后现代主义挑战的利弊分析
三 后现代主义在“小写历史”层面所引发的争议
第二章 “挑战”与“捍卫”之间――对“史学危机”与“终结论”的回应
一 “史学危机”
二 “历史学终结”
三 捍卫与发展
四 碰撞与转变
第三章 重构、建构与解构之间――从文学形式论史学类型与史学性质问题
一 变迁性视角:西方史学发展中史学类型的转换
二 史学性质的定位:制造历史知识的文学形式
三 对经验主义的信仰:重构主义史学类型
四 事实与理论的结合:建构主义史学类型
五 话语或修辞的美学:解构主义史学类型
六 对史学性质的反思
第四章语境与历史之间――作为解释模式与方法论前提的历史语境理论
一 作为解释模式的历史语境理论
二 作为方法论前提的历史语境理论
三 语境论与思想史研究
四 语境化的两种趋势
中篇 史学理论家
第五章 对现代西方史学理论基础的挑战――凯斯·詹金斯之《再思历史》
一 “历史话语”与“各种历史”
二 历史:史学――认识论、方法论与意识形态的结合
三 “真实客观偏见移情”与历史学性质
四 后现代方法与历史写作
五 激进的后现代派
第六章 历史时问与厄尔玛斯“节奏时问”观念
一 现代性与历史时间观念的形成
二 历史时间观念与现代史学的发展
三 对历史时间观念的批判性反思
四 节奏时间与后现代史学
五 时间观念与历史学
第七章 安克斯密特的历史经验理论
一 历史经验的类型分析
二 历史经验和情绪、情感及语言的关系
三 历史经验理论批判
第八章 弥合现代与后现代史学理论――以约恩·吕森的学科范型论为中心
一 现代史学研究的特征
二 对后现代史学研究的认知
三 学科范型论的提出及其思想背景
四 学科范型论的基本内涵
五 一个发展性诠释:由“时问”到“历史”
六 重提理性与理论不满
下篇 历史书写
第九章 历史表现与历史书写的实验――以《再思历史》杂志的相关讨论为中心
一 问题的提出与动因
二 主体主动参与之下的历史表现方式
三 影视史学与人物传记
四 实验背后的理论争议
五 从再现历史到表现历史
第十章 后现代方法在中国史领域的适用性
一 对进步史观和现代化模式的质疑:复原前现代状态
二 对民族观念的质疑:建构“复线历史”
三 对历史真实指涉的质疑:解构历史事件的文本化过程
四 “话语”分析:重新书写中国思想史
五 价值与限度:作为中国史研究资源的后现代主义
第十一章 微观史学的理论视野
一 微观史学的兴起:对抗简单真理与质疑“宏大叙事”
二 微观史学的特征:小历史中的宏大目标
三 微观史家的显微镜与历史表现
四 微观史学的困惑和发展趋向
第十二章 “杂交”观念与彼得·伯克的史研究
一 “杂交”观念的内涵及发展
二 彼得·伯克的“杂交”观念
三 杂交视野下的文艺复兴研究
四 杂交观念与跨研究
第十三章 史学史研究的当代趋向――史学比较与全球视角
一 后现代主义与全球化的影响
二 史学比较:西方历史思想的独特性
三 从史学交流中看西方与非西方史学的关系
第十四章 从西方史学史到全球史学史――评沃尔夫著《全球历史的历史》
一 历史产生之根源:一个全球性话语的世界
二 “历史”之义:大小写历史之间
三 “历史编纂”:通往过去的路径
四 现代历史学科之形成:西方史学史的塑造
五 二元分析范畴的运用:西方与东方(非西方)
六 全球史观与史学史研究的转向
第十五章 历史知识、历史记忆与民族创伤――读柯文《历史的言说:越王勾践故事在20世纪的中国》
一 一种“内”现象
二 勾践故事所包含的隐喻
三 近代以来勾践故事所引发的民族共鸣
四 跨视角的审视
附录 对话当代历史学家
附录一 历史叙事、历史研究与历史伦理――访约恩·吕森教授
一 对史学理论基本概念的跨思考
二 二战后的一代德国学者
三 历史学家的伦理和信仰
附录二 德国与欧洲的当代历史书写――斯特凡·贝尔格教授访谈录
一 欧洲与德国的民族史书写
二 宏大叙事与跨民族史书写
三 德国史学传统与前辈史家
附录三 跨视角、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对话王晴佳教授
一 近二十年来的史学发展趋势
二 从跨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史学
三 跨的历史研究
四 中外史学的跨交流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短評
評論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