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詩傳箋
Douban
[西漢] 毛亨 傳 / [東漢] 鄭玄 箋 …
visão geral
此次整理,以清乾隆四十八年武英殿仿相臺岳氏五經本《毛詩》爲底本。如此選擇,一方面因其遠紹廖瑩中本,刊刻精善,與三種南宋刊經注本及十行注疏本經注部分相比,雖皆同出余仁仲本,但錯訛極少,文字質量實勝諸本,與宋人對廖本的評價相符;另一方面,此本經注文字皆有句讀,此亦承廖本而來,乾隆四年武英殿刊《十三經注疏•毛詩注疏》全文施加句讀,兩種句讀相比,前者斷句審慎,優於後者,爲準確施加現代標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校本凡七種,除了上文提及的四種宋本(巾箱本《毛詩》、《監本纂圖重言重意互注點校毛詩》、《纂圖互注毛詩》、《附釋音毛詩註疏》)影印本,還選擇了兩種白文本,一種經注抄本。白文本爲景刊唐開成石經本與南宋刊《八經》影印本,與底本經文相較,偶有不同,說明唐、宋以來,《毛詩》經文相對于注文而言,已進入比較恆定的狀態。經注抄本爲日本靜嘉堂文庫藏本影印本,此藏本抄寫年代爲日本室町時期,因無《釋文》,則其所據或爲中土業已失傳的單經注本,從而具有獨特的校勘價值,故將此本列入通校範圍,此外單疏本《毛詩正義》、《毛詩要義》、《吕氏家塾讀詩記》以及阜陽漢簡、敦煌殘卷、日本古寫卷等皆爲參校文獻,從而力圖在最大程度上利用各類重要版本,以資校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