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六朝烟水间
豆瓣![家住六朝烟水间](/m/book/2022/07/09277e0f26-1a0e-4aae-8fb3-8dcdc8c8f0cf.jpg)
薛冰
简介
长销二十余年 南京文化经典读本
从 六朝古都 到 十代都会
从 悲情城市 到 佛教之都
从 和平之城 到 博爱之都
从 人文绿都 到 文学之都
从 赫达·莫里逊镜头下的民国老南京 到 冯方宇镜头下的21世纪新南京
后浪最新彩色图文版
★编辑推荐
◎ 了解南京与江南文化的首选之书、最佳之书、必读之书
南京作家薛冰将四十年南京史、志、地理、文化研究与写作经验化成篇篇优美的史话,山川形势、人物风流、名胜古迹松散连缀,串联起南京的人脉、文脉、史脉、地脉。
◎ 南京灵魂之书,气质之书,内涵之书
从帝王都到佳丽地,从悲情城市到十代都会,从秦淮文化、清凉山文化到钟山文化,从六朝古都到文学之都,道尽南京复杂的内涵、气质与灵魂。
◎ 久经市场考验,出版二十年来长销不断,南京文化、金陵文化经典读本
南京先锋书店关于江南文化图书销售的Top1,一本书撑起一座城市的文化形象。
◎ 从六朝古都到文学之都,传承南京1800年文脉,为新世纪南京文史散文第一本
20世纪以来,关于南京的历史著作,前有朱偰《金陵古迹图考》,蒋赞初《南京史话》,黄裳《金陵五记》,21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分别是薛冰的《南京城市史》和《家住六朝烟水间》。
◎ 一本讲真话的书,有个性有态度有价值观的书
不似一般的地方文化随笔,一味吹嘘,涂脂抹粉,而是有种冷眼旁观的味道,非置身世外,而是爱之深,责之切。
◎ 德国摄影家赫达·莫理逊20世纪40年代的南京影像首次回归南京,成为本书一大亮点
经哈佛燕京图书馆授权,收入传奇德国摄影家赫达·莫理逊的民国南京影像150余张,另收入南京青年摄影家冯方宇的150余张新世纪南京高清大图,文字与图片呼应,历史与当下对照,形成迷人的交织,全方位多时空呈现南京的历史文化气质。
◎ “家住六朝烟水间”布袋加持,把六朝烟水挎在肩上,成为流动的都市风景
作品内容与文化衍生品结合,把“家住六朝烟水间”作为一种审美,不仅在文字中复活,也在城市生活中甦醒。
◎ 布面精装,四色印刷,与《南京城市史》形成姊妹篇,双书(姝)并美
从《家住六朝烟水间》到《南京城市史》,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互相呼应、映照,道尽南京沧桑之美。
★豆瓣读者推荐
◎ 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在于——说真话!其关于南京城市规划、太平天国等论述尤可见一斑。
——空思
◎ 此书不似一般的地方文化随笔,一味吹嘘,涂脂抹粉,而是有种冷眼旁观的味道,非置身世外,而是爱之深,责之切。
——王二
◎ 初识薛冰,还是接触《拈花》中关于古代花道的阐释与溯源,其中涉及六朝的笔墨不多,但我一看就知道他是我们南京人。学识、涵养、脾气、习性等诸方面,在我看来都不输给扬之水。其姿态之低、乡情之切都让人过目难忘。
——破雷音
◎ 让南京人更了解南京。
——Frank
◎ 大概因为作者是自家人,爱之深所以责之切。南京也许可以更好的,但并不妨碍我们爱她。
——奶油草莓木小泥
★内容简介
南京作家薛冰集四十年南京史、志、地理、文化研究与写作的经验,将南京的山川形势、人物风流、名胜古迹化作篇篇优美的史话,娓娓道来一座沧桑古城的前世今生。全书以时间为经,两千年的城市发展进程和约五百年的建都史,从东吴肈建到辛亥定都,经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以空间为纬,从秦淮文化到钟山文化再到清凉山文化,细致梳理南京的人脉、文脉、史脉、地脉,构建南京的城市灵魂。《家住六朝烟水间》出版二十年来长销不断,已成经典。新版不仅增加了南京在新世纪的新篇章“文学之都”,还加入了已故德国摄影家赫达·莫理逊与南京摄影家冯方宇的南京图共计300余张,文字与图片形成迷人的交织,全方位多时空呈现南京的历史文化气质。
contents
▎序
▎初版序
◎ 秦淮河
一代宏图开建业
雄才伟略建明都
◎ 金陵景物图咏
桨声灯影
秦淮烟月
白鹭芳洲
赤石矶下
市井风物
琉璃塔与咸板鸭
南京的旧书与文玩
◎ 园林六朝变
放眼豁蒙楼
城西佳山水
园中轻喜剧
瞻园古今谈
佳趣说莫愁
散落郊原的六朝瑰宝
南唐的孑遗
明太祖陵和清圣祖碑
◎ 东郊的风景(上)
东郊的风景(下)
◎ 旧街新路
从汉王府到总统府
民国建筑博物馆
吴头楚尾南京人
一江春水向东流
治隆唐宋明太祖
失踪的皇帝
秦淮八艳
◎ 芥子园外话李渔
踪迹随园
水木清华龙蟠里
小卷阿
从六朝古都到文学之都
▎出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