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望台灣

豆瓣
想望台灣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9574453986
作者: 葉蓁
译者: 黃宛瑜
出版社: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发行时间: 2011 -8
丛书: 中央大學視覺文化研究中心叢書
装订: 平装
价格: 380
页数: 380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文化想像中的小說、電影和國家

葉蓁    译者: 黃宛瑜

简介

本書以台灣最重要的兩個文化運動:1960到70年代的本土文學運動,以及80到90年代的台灣新電影運動,來追溯台灣人的自我意識發展。兩位重要代表人物:鄉土作家黃春明,以及新電影導演侯孝賢,都擅長鮮活描繪台灣人日常生活細節。透過兩人的作品及各自引領風騷的文藝運動,探索本土、國家和全球層面的「國家想像」,如何透過文化運動儼然成形。作者從「文化真實性」(cultural authenticity)的傳統模式,走向更流動的「後現代混雜」(postmodern hybridity)的觀點,反映台灣特有的多元文化現實,以及更廣泛的全球文化趨勢。

contents

目錄
導言:想望變遷世界中的台灣
一、面對他者,定義自我:鄉土文學與台灣國族主義的出現
二、邁向後現代:台灣新電影和國家的替代觀點
三、記憶與遺忘(一):歷史、記憶和自傳體推動力
四、記憶與遺忘(二):侯孝賢台灣三部曲
五、語言與建國:文化作為社會競爭手段
六、鄉村與城市:現代化和時空認知的變遷
七、流亡、位移和認同轉移:全球化和文化混雜新領域
結語:從國家到非半國家:後現代混雜交合與認同再現條件的轉變

其它版本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