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史
Douban
从古希腊到当代
西方美学简史
[美] 门罗·比厄斯利 (Monroe C.Beardsley) translator: 高建平
overview
这本书的原名是《美学:从古希腊到当代》。十二年前,此书曾以《西方美学简史》的书名,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过。这次再版,根据出版社的建议,定名为《美学史:从古希腊到当代》,理由是,这原本就是一本通史类美学书。这次改版,还校正了不少翻译上的失误。其中有些是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有些是我的学生们给我指出的。特别是李天和朱俐俐两位博士研究生,读得很仔细,发现了不少小问题。能发现老师错误的学生,是好学生,在此感谢她们。在本书这次汉英对照版的出版过程中,蒋文博先生作了许多的努力。他还希望做一些本书的推广工作。我在感谢之余,还想说一句,这的确是一本值得推广的书。近年来参加一些美学和艺术界的会议,常听到一些很有才华的青年学者的发言中,出现西方美学史上的知识性错误。在一些著作和论文中,这种错误也不少。这本书也许会对他们有所帮助。
当然,作为一本世界美学史,这本书有很多缺陷。其一是,这本书毕竟出版几十年了,一些美学上的最新发展还没有能包括进去。其二是,这毕竟还只是一部西方美学的历史。本书作者在“序言”中提到,呼吁出现美学上的国际主义。我很喜欢这个词,不是“全球化”,而是“国际主义”!“全球化”意味着文化间趋同,特别是指在资本力量的作用下“被趋同”,而“国际主义”意味着文化间相互联系,相互起作用。一部美学史,不应该只是西方的美学史,也不应该只是西方对世界的影响史。我们需要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美学史。当然,先要有研究,然后才能写史。在过去一些年里,我所做的事是,读西方的书,研究中国人自己的传统。这样,研究就有了两个知识参照系。在两个参照系中进行研究,这不仅是中国学者,而且是当代一切非西方学者普遍存在的两难境遇,但同时,这也是他们的机遇。这样走下去,知识会一点一点地得到积累。写作一部全球美学通史的时机,在今天也许还不成熟,但这一天总会到来的。
contents
前辅文
序言
第一章 最初的思想
第二章 柏拉图
艺术与模仿
美
道德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
悲剧所特有的快感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回应
第四章 古典晚期的哲学家们
希腊化与罗马古典主义
普罗提诺
第五章 中世纪
圣奥古斯丁
圣托马斯•阿奎那
阐释理论
第六章 文艺复兴
新柏拉图主义
绘画理论
音乐与诗
第七章 启蒙运动:笛卡儿的理性主义
诗学
绘画与音乐理论
走向一个统一的美学
第八章 启蒙运动:经验主义
想象与艺术创造
趣味问题:从夏夫茨伯里到休谟
审美性质:从荷加兹到艾利森
第九章 德国唯心主义
伊曼努尔•康德
客观唯心主义
第十章 浪漫主义
感受的美学
诸种想象的理论
叔本华和尼采
第十一章 艺术家与社会
为艺术而艺术
现实主义
社会责任
第十二章 当代发展
克罗齐与形而上学家们
桑塔耶纳和杜威
符号学的方法
马克思列宁主义
现象学和存在主义
经验主义
索引(按英文顺序)
索引(按汉语拼音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