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在别处
豆瓣![诊所在别处](/m/item/doubanbook/2024/06/14/49ea62e1-37b0-4c4f-8aff-eb8c24f77106.jpg)
成瘾人类学和药物依赖下的青少年
[美]托德·迈耶斯 译者: 姚雨萌
简介
【编辑推荐】
“不止是一剂逃避生活的处方药”
“直到今日,我们仍不知道青少年药物成瘾问题有多严重”
“青少年药物成瘾者的生活,也是无法被抽象化的个体生活”
“药物的苦,比不过生活”
【内容简介】
目前,药物滥用正在阴影下撕裂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包括他们的家庭、社区和友谊。尽管我们对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及其外部社会、经济条件有了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但关于药物依赖的个人经历及其治疗仍存在许多未知。近年来,新的药物疗法既带来了康复的新希望,也引发了对药物滥用的担忧。
当走出诊所后,药物成瘾者的生活将被如何重塑?
人类学家托德·迈耶斯在三年时间内追踪了不同身份背景的青少年接受药物治疗的经历,并且结合临床研究、医学资料和民族志产出了关于成瘾的知识。作为一种生活经验和知识对象,药物依赖常被定位于诊所中,当然,它也在“别处”——家中、同龄人群体、街上……我们面临着成瘾、青少年以及治疗人类学的困境,而这些青少年的故事将告诉我们关于“治愈”的可能性。本书尝试重新讨论药物依赖以及这种成瘾的生活经历如何超越了现有的对于药物治疗“成功”和“失败”的二元分类,而这将开启关于生命和健康的哲学对话。
【名家推荐】
在接受治疗后,青少年药物成瘾者会经历些什么?这本书尤其值得推荐给科学家,因为他们关心自己研发的药物离开实验室环境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是如何被影响和改变的。
——马丁·皮克斯吉尔(Martyn Pickersgill),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爱丁堡医学院科学与医学社会学系终身教授,其研究关注生物医学与健康
融会理论与方法的优秀写作范例,适用于多种人类学课程……本书以其目的严肃性和知识严谨性,引发我们的好奇和不安,让我们不禁发问:“成瘾医学领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同样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进行思考?”
——凯莉·雷·奈特(Kelly Ray Knight),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人文与社会科学系教授,其研究关注临床和社区环境中的贫困及成瘾经历
本书致力于重新评估已知的事物,而非揭示未知,这让青少年药物成瘾者的生活现实、当代药物治疗的新兴地理以及诊所的哲学基础等“可见之物”得以凸显。
——杰西·普劳德福特(Jessie Proudfoot),杜伦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其研究关注结构性暴力、疾病和主体性
作者将民族志描述、人类学探究和哲学观点结合起来……他并未质疑临床试验中的证据标准,也并未声称现有研究的结论是错误的。相反,他揭示了临床上无法观察到的治疗轨迹的复杂性。
——杰罗恩·博霍芬(Jeroen Boekhoven),荷兰格罗宁根汉斯应用科学大学社会研究学院的社会科学家,也是该大学成瘾科学研究小组的成员
contents
目录
致 谢I
中文版序VII
导 言 1
“反正还是得吃这些乱七八糟的药,”塞德里克垂头丧气地说, “我可不像真要离开的样子啊。”
第一章 旧物新用 25
“恰恰相反,这药带给人们希望,我们知道它有效。”这个医生抢过话头厉声说道,他恼火的语气让我知道我们聊崩了。
第二章 清修生活 51
我不知道。你根本不会考虑到症状是 “少”还是“多”,你只是感觉到了什么,你甚至不相信“没事,会变好的”。
第三章 照护的挪用 87
在治疗中心里,劳拉依赖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可是一旦生活中没有了这些或是其他可以依赖的东西,她就崩溃了。
第四章 治疗与原因 107
塞德里克和梅根不承认药物滥用是一种终身的慢性病,他们抓住了一些独特之物: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抵达的未来。
第五章 病人身份 129
对病人的定义最初看起来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一个患有某种已知或未知疾病的人——一个生病并寻求恢复以前状态的人。但考虑到现实中照护、疗愈和自我认知时,这种定义就产生了争议。
第六章 无影无踪 143
“只有你想让你自己摆脱那些垃圾玩意儿,那才有效。哪有什么有效的药,人就是懒。”
结 论 持续在场 167
“在场”让未来成为可能——有了这种可能性,对未来的承诺就来自当下。“在场”是旷日持久地历经风霜。
注 释173
参考文献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