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知沉沦的编年史
豆瓣
马克·里拉《搁浅的心灵》评述
林国华
简介
《灵知沉沦的编年史》堪称《搁浅的心灵》的姊妹篇,它既是紧紧围绕《搁浅的心灵》展开的评述,又有自成一体的思想线索。
本书首先从灵知传统及其最深刻的领袖——马西昂的学说入手,为马克·里拉针对现代反动的思考引入了一幕参照背景。无论是对以陶伯斯和巴迪欧为代表的、从保罗教义中寻找灵感和支援的神学激进主义叙事的考察里,还是对以沃格林、罗森茨威格、施特劳斯为代表的激进反动派的思考轨迹的再分析中,林国华与里拉都构成了持续的思想对勘。与此同时,本书自身也形成了清晰贯通的脉络。林国华以灵知传统及其演变为线索,为我们展现了犹太议题在反动理念中扮演着怎样的关键角色,古代灵知派的“拯救论”如何参与现代思想史,激进左派和激进右派又何以会在反动事业上产生交集。透过以上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希腊理性传统、犹太律法传统和基督教福音传统为骨干的欧洲“正典”秩序与作为“异端负典”出现的灵知传统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复杂互动与缠斗。
contents
序
一、缘起
二、莱米·布拉格的启示
三、灵知传统
四、马西昂
五、再论灵知传统(兼论近代天文革命)
六、再论马西昂(爱与正义的分裂)
七、关于“消极自由”的插话
八、马克·里拉的学术进路:灵知沉沦的编年史
九、积极的负典(陶伯斯、巴迪欧)
十、封闭的正典(赫尔曼·柯恩、罗森茨威格)
十一、无情的正典守护者(沃格林)
十二、冷漠的正典(施特劳斯)
结语:“Once upon a Time…”
附录:关于希腊悲剧、灵知暴君、霍布斯与自由主义等议题的对话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