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

Douban Goodreads
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

Login or register to review or add this item to your collection.

ISBN: 9789863501978
author: 駒込武
translator: 吳密察 / 許佩賢 / 林詩庭
publishing house: 臺大出版中心
publication date: 2017 -1
series: 臺灣研究叢書
language: Chinese
binding: 平装
price: NT$$460
number of pages: 456

/ 10

2 ratings

No enough ratings
Borrow or Buy

植民地帝国日本の文化統合

駒込武    translator: 吳密察 / 許佩賢

overview

不只是日本帝國史,更是東亞殖民地史。 研究臺灣史,自不可不將其置入東亞殖民地史的脈絡中相互檢視。本書分析1895至1945年「殖民地帝國日本」的異民族統治情形,並以東亞世界做為整體地域,探討「本國」的統治體制,和殖民地臺灣及朝鮮,與滿洲國及華北占領地之間的相互影響,提出深入剖析。 作者以「同化政策」為視角,從四地橫向切入,又縱向深究帝國政府如何利用 教育及語言政策,影響殖民地人民的宗教、思想及民族認同,並對「日本」、「天皇」產生敬意,達到真正的「文化統合」。在狹義上是殖民地教育史研究,廣義上則可放在殖民地統治的政治史研究系譜,甚至通泛地與臺灣史、朝鮮史、中國史等地區研究相交錯。

contents

導讀/吳密察
中文版序
序章
研究課題
研究的視角:「同化政策」概念的再檢討
本書內容、結構與研究方法
第一章 臺灣:1910年前後──自中華帝國脫離
前言
天皇制國家的「內」與「外」
教育制度中的殖民地主義
儒教、教育勅語、日語
小結
第二章 朝鮮:1900至1910年代──弱肉強食與平等博愛
前言
統監政治時期的教育政策
第一次《朝鮮教育令》的結構
抗日民族運動與教育政策
小結
第三章 臺灣:1910年代──歧視的重層構造
前言
《臺灣教育令》制定過程
臺灣版教育勅語發布構想
吳鳳傳說的改編過程
小結
第四章 朝鮮:1920至1930年代──摸索多民族國家體制
前言
「文化政治」的結構
教育勅語修正論的發展
朝鮮議會設置論的挫折
對外擴張與皇民化
小結
第五章 滿洲國:亞細亞主義的可能性與局限
前言
王道主義的範圍
王道主義的狹路
小結
第六章 華北占領地:日語共榮圈構想的崩潰過程
前言
華北占領地的文化工作
針對日語普及政策的合作和競爭
日本語=日本精神論的崩解過程
小結
結論
摘要與展望
「戰後」國民國家的重建:被塗墨的「帝國」記憶
後記
索引

other editions
comments
reviews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