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跳出貧困陷阱

Douban Google Books
中國如何跳出貧困陷阱

Accedi o registrati per recensire o aggiungere questo elemento alla tua collezione.

Collezioni Correlate

共和國七十年(1949-2019)書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ISBN: 9789882370821
Autore: 洪源遠
Casa editrice: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data di pubblicazione: 2018 -7
Lingua: ru
Formato: 平装
Prezzo: US$36.00
Numero di pagine: 440

/ 10

0 valutazioni

Non ci sono abbastanza valutazioni
Prendi in prestito oppure Acquista

洪源遠   

Sinossi

1970 年代末,中國與孟加拉、馬拉維、乍得等最貧困國家同列。如今這些國家還在為脫貧而奮鬥,中國卻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許多領域都位居前列。中國如何實現「驚天大逆轉」?為何僅僅經過四十年,中國就有了如此引人注目的發展成就?中國的發展經驗,對其他發展中國家是否有借鑒意義,可以推而廣之?
對此,本書提供了富有創造性和啟發性的答案。作者在剖析了相關現代化理論的基礎上,揭示了制度和市場的三步共演過程,指出了「有什麼用什麼」的初期發展道理, 以及「引導創變」這一獨特的系統,作為共同演進的基本條件。結合中世紀的歐洲、內戰前的美國和當代「尼萊塢」的發展案例,本書不僅挑戰了西方「一刀切」的規範標準和國際主流的政策工具 ,同時還總結了中國的適應性和因地制宜的發展可以提供給其他國家的幾大啟示:
(1)有什麼用什麼:在發展的最初階段,靈活運用現有的弱制度,建立市場,而不是照搬富裕國家已有的成功條件;
(2)引導創變:打造環境,培育適應,促進制度和市場雙向演化;
(3)中國改革的三大特點:漸進卻廣泛,大膽且果決,地區不均衡;
(4)如何在多元與統一之間形成平衡?如何在改革中使每個人都與發展過程利益攸關?如何通過構想方案—選擇方案—創造契合,達到因地制宜?
(5)中國地方政府獨特的特許經營模式,猶如企業總裁的地方官員,自上而下的「引導」與自下而上的「創變」,共同在變易性的情境中,實現了中國的發展;
(6)十二省份的實地調研,沿海、內陸不同發展地區的真實案例,千餘頁訪談記錄,比較歷史分析。
~~~~~~~~~
「本書既詮釋了中國的發展經驗,又揭示了中國發展經驗所體現的一般性價值……作者深入紮根中國實踐和善用國際歷史比較研究的方法也值得廣大讀者參考借鑒。對於發展領域的研究者和實踐者來說,這是一部必讀之作。」
—貢森,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常務副主任
「在世界銀行的國際金融公司,我們啟動了「創造市場」戰略。政府和私營企業應該在市場中成為共同的創造者。本書恰恰為這一點提供了強有力的論證。」
—褚浩全(Ted H. Chu),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 (IFC) 首席經濟學家
「通過將「系統思維」和「變易性」方法應用到發展問題研究中,洪源遠為該領域的實踐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我們在為努力實現〈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國家提供分析和政策建議,這項研究讓我們有了新的框架。」
—Joseph D’Cruz,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署長執行辦公室高級顧問
「洪源遠的研究顯著促進了我們的一項共同理解:沒有唯一正確的發展途徑;為了使發展成為一股持續而廣泛惠及人民生活的力量,各種根據各國國情的「引導創變」乃是至關重要的。」
—Mario Pezzini,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發展中心主任
「我很高興,緣分將這個嚴謹的分析帶到了世界 。對於我們這些致力於減少腐敗的實踐者而言,無論是在阿富汗這樣的戰亂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乃至在發達國家,書中的研究發現都有實在的幫助。」
—Mark Pyman,阿富汗獨立反腐敗委員會前主任
「越來越多來自中國和世界各地的發展領導和執行者,正致力於在其他國家分享和實踐中國經驗,而本書將為他們提供不可或缺的資源。」
—Jillian Popkins,英國國際發展部(DFID)前任顧問
「一項富有原創性與啟發性的探索,可助破解我平生所見最大的發展之謎。」
—Lant Pritchett,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國際發展教授
「貧窮國家應該「有什麼用什麼」,利用已有的而非理想中的條件來啟動改革。對於那些力求學習中國……的發展中國家而言,這一觀點可謂振奮人心。」
—Salman Zaidi,世界銀行貧困與平等全球業務實踐經理

contents

圖表目錄 xi
傅高義前言 xv
讚辭與書評 xix
中文版序 xxv
序 言 xxvii
導 論 發展是如何實現的? 1
第1部分 框架與建構
第 1 章 共演之途 29
第 2 章 引導創變 61
第2部分 引 導
第 3 章 平衡多元與統一 91
第 4 章 特許經營官僚制 125
第3部分 創 變
第 5 章 從建立市場到維護市場 167
第 6 章 將先行者與落後者聯繫在一起 213
結 論 中國以外的發展是如何實現的 257
附錄A:共演之途的步驟 291
附錄B:訪談 299
致 謝 309
註 釋 315
參考文獻 359
索 引 385

Altre edizioni
Commenti
Recensioni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