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不愿认错
Douban
Mistakes Were Made (but Not by Me): Why We Justify Foolish Beliefs, Bad Decisions, and Hurtful Acts
[美] 卡罗尔·塔夫里斯 / [美] 埃利奥特·阿伦森 Übersetzer/in: 徐黄兆
Übersicht
没有人可以不带偏见地活着。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卡罗尔·塔夫里斯和艾略特·阿伦森基于多年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在本书中联袂揭示傲慢与偏见的运转规律及其危害,并提供克服的方法。
为什么承认“我犯了一个错误”这么难?在这本极具洞察力的社会心理学著作中,作者深入家庭、医疗、学术、商业、司法、政治、冲突和战争等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分析人们如何为自己的失误、有害行为或错误决定进行自我辩护,由此消解动摇自身价值感的认知失调,为自己免除责任。我们总是在不自觉地编造谎言,以迎合聪明、品德高尚、不会犯错的自我认知,而这一顽固的认知往往让我们走上愚蠢、违背良知、错误的道路。
自我辩护会加剧偏见,扭曲记忆,让我们在错误的信念里越陷越深。它会将专家的职业自信转变为傲慢,持续制造不公现象;会让爱情扭曲变形,加深伴侣间的嫌隙和仇怨;会让医生无法改变过时的态度和做法,做出错误的临床判断。
我们如果拒绝承认错误,又如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呢?十几年来,作者不断更新和完善认知失调方面的研究。最新版不仅针对美国近年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机制,更在增补的“自我宽恕”部分,深入探讨了我们如何面对认知失调,鼓励我们别怕犯错,勇敢走出自我辩护的闭环,人们在盲目的自我辩护和无情的自我鞭挞之间,找到一条值得努力探索的中间道路,最终原谅自己。
contents
修订版序言
引言 无赖、傻瓜、恶棍和伪君子:他们为何能做到心安理得?
第一章 认知失调:自我辩护的驱动力
◎ 所信即所见
◎ 伊尔莎的选择、尼克的奔驰车和埃利奥特的独木舟
◎ 暴力的演进和美德的积累
◎ 抉择的金字塔
第二章 傲慢与偏见,以及其他盲点
◎ 通往圣安德鲁斯之路
◎ 源源不断的小恩小惠
◎ 大脑的一时疏漏
第三章 记忆:自我辩护的“历史学家”
◎ 记忆的偏颇
◎ 虚构记忆的真实故事
第四章 真善意,伪科学:临床判断中的“闭环思维”
◎ “善良海豚”之疑问
◎ 科学、怀疑精神和自我辩护
第五章 司法体系中的失调
◎ 调查者
◎ 审讯者
◎ 检察官
◎ 草率定罪
第六章 爱情杀手:婚姻中的自我辩护
第七章 创伤、裂痕和战争
◎ 谁先挑的事?
◎ 作恶之人
◎ 真相与和解
第八章 放下执念,勇于承担
◎ 错误已经铸成——罪魁祸首是“他们”
◎ 错误已经铸成——罪魁祸首是“我”
◎ 第二幕:自我同情的艰辛之旅
第九章 认知失调、民主和煽动者
◎ 2019年12月24日
◎ 重温抉择金字塔
◎ 摆脱抉择金字塔:“民主党人更糟糕”
◎ 顺着抉择金字塔往下滑:“他吞噬了你的灵魂”
◎ 一滑到底:“我们看到了他的内心”
◎ 停止下滑:“听着,这件事比眼下的政治更重要”
致谢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