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

豆瓣
谎言

登入後可管理標記收藏

ISBN: 9787513333467
作者: [法] 玛丽–法郎士·阿兹布鲁克
譯者: 田晶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品方: 读库
發行時間: 2019 -6
叢書: 读库·哲学系
裝訂: 平装
價格: 28.00
頁數: 160

6.8 / 10

12 個評分

評分人數不足
借閱或購買

MENTIR

[法] 玛丽–法郎士·阿兹布鲁克    譯者: 田晶

簡介

我的朋友,永远要允许人说一点谎,这是无罪的。甚至还要允许他们说很多谎。
——陀思妥耶夫斯基,《少年》
何谓说谎,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曾说谎,此外,不承认这一事实的人也是在说谎。第一次说谎,将人们引向良知、利益与怀疑交织的生活道路。说谎需要掌握多种技巧,谎言具备多种形式,而说谎者的行为背后也存在多种动机。卢梭因为自己十六岁时撒下的谎而良心备受折磨,决定撰写《忏悔录》;康德则主张“永远不要说谎”:如果连自己都不能迫使自己去尊重法律的源泉,又有什么权利强迫他人信守自己说出口的话呢?
谎言是否应当在某种程度上被理解为语言的“不良副作用”?它投射而出的,究竟是个体的道德意识,还是个体维系的社会关系?在充满谎言的世界里,萨特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在扮演自己这个角色,在“表演”自己本身,而留给我们的困难在于:了解既是作者又是演员的这个自己究竟是谁。
真相与谎言似乎永远对立。保守秘密、保持沉默还是揭发谎言?人们面临习俗与道德的困境,在持续说谎和不断内省的矛盾中追问真相的意义。埃米尔·左拉一八九八年在《震旦报》发表著名文章《我控诉!》,写道:“大声地说出来是我的责任,我不想成为帮凶。”出于对人类尊严与公共利益的尊重,左拉说出了真话;而卞福汝主教却在警察面前说了谎,他包庇偷窃银器的冉阿让,并告诫后者:“不要忘记……当个诚实的人。”
道德范畴中,谎言难以归类,而谎言一旦说出口,便只能被称为谎言。本书试图超越谎言的所有差异,探讨无论哪一种谎言,其共同点是什么,不变之处又是什么?欢迎读者加入这场严肃的讨论,从谎言开始观察人性。
《谎言》是读库“哲学系”译丛中的一种。“哲学系”译丛是一套由读库引自法国的哲学通识读物,每册围绕特定主题展开,旨在打破学术艰涩壁垒,引入哲学思考方法,触及现代文化的方方面面。每册小书都尝试以举证、思想取径与解读的方式,既探讨人类社会面临的大问题,也解决周遭生活的小烦恼;既享受思想之乐,也体验文字之美,使追求新知与热爱智慧成为可能。

contents

引言1
谎言的形式
欺骗6
欺骗与弄错10
诽谤与恶言15
作弊20
谎言的技巧
弄虚作假26
冒充或僭越者的艺术29
学会说谎38
假装46
谎言与语言
诚实地说谎54
食言58
说话与说谎63
实事求是69
自我、他人以及谎言
原谅说谎78
无心说谎84
无话不说91
假装和隐藏101
谎言与真相
保守秘密112
保持沉默119
揭发123
真话129
有权说谎138
参考资料148

短評
評論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