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崩潰
豆瓣茅海建
简介
1840年,洋人艦隊扣擊廣東的第一聲砲響,
究竟象徵百年國恥的序幕,還是舊帝國恍若未聞的醒鐘?
爆發於道光二十年的鴉片戰爭,一般被視為中國近代史的研究起點。這場清帝國與大英帝國之間的戰爭,不僅是中西關係史上的轉折,也意味著中國邁向現代化的開端,更從此將中國捲入世界史的潮流當中。
長期以來,中文學術界對於鴉片戰前清廷的海禁舉措與朝貢體制、中國與英國的商貿關係變化、鴉片走私進口與白銀外流的數據統計和分析,以及戰爭發生的關鍵因素、戰爭的性質與戰敗影響的解釋,向來爭論不休。隨著中外檔案史料的收集、公開與翻譯,也提供深度研究的良好環境,拓展學者們的研究方法與視野。
針對「鴉片戰爭」問題的探究,早年的研究者或受到時代意識與國族認同的制約,不免於先設立場,塑造善惡對立的人物形象,進而影響歷史解釋的客觀基準。
contents
自序
緒論 由琦善賣國而想到的
一、琦善其人
二、琦善賣國罪名之否定
三、琦善賣國說形成的原因
四、本書的主旨
第1章 清朝的軍事力量
一、武器裝備
二、兵力與編制
三、士兵與軍官
第2章 驟然而至的戰爭
一、從嚴禁吸食到嚴禁海口
二、林則徐的禁煙活動及其評論
三、林則徐的敵情判斷
四、林則徐的制敵方略
第3章 「剿」「撫」「剿」的回旋
一、初戰
二、「剿」「撫」之變
三、伊里布與浙江停戰
四、琦善與廣東談判
五、虎門大戰
第4章 廣州的「戰局」
一、楊芳的「果勇」
二、奕山的「靖逆」
三、三元里抗英的史實與傳說
第5章 東南壁壘的傾塌
一、璞鼎查的東來
二、廈門的石壁
三、定海的土城
四、鎮海的天險
五、浙東的反攻
第6章 「撫」議再起
一、「十可慮」
二、屢戰屢敗:從杭州灣到揚子江
三、求和的歷程
第7章 平等與不平等
一、中英南京條約及其引起的憂慮
二、邁入陷阱:中英虎門條約
三、「等價交換」?中美望廈條約
四、「奉獻」:中法黃埔條約
第8章 歷史的訴說
・徵引文獻
・人名、船名對照表
・新版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