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豆瓣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300196541
作者: 徐泓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15 -1
装订: 平装
价格: 45.00元
页数: 280

/ 10

1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陈虻,我们听你讲

徐泓   

简介

本书是一本从纪录片出发的哲学书,他纪录着小人物们构成的历史,又是一本用影像去抵达的启示录,他思考的是如何用影像认识世界从民生出发,以影像抵达在官方的平台,讲述老百姓的故事。
陈虻,一个被崔永元、白岩松、柴静等一众思想锐力的名嘴称为精神领袖的人。
本书汇集了陈虻生前在央视评论部的审片经典言论、讲座精华、报道文章以及影像,展示了纪录片从观念到方法、从栏目化管理到新节目研发的思想精华。本书由十八篇文章构成,从十八个角度解构他的思想,展示出一个思想深刻而诗意表达的纪录片人之有趣。
本书于2013年1月推出第一版,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已经连续印刷十次。在新的一次加印之际,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给了我修订的机会与时间,使我能够对本书的内容进行勘误、校正以及补充与完善,力求精益求精,以更高的品质,回馈读者的厚爱。
本次再版,主要进行了四处较大的修订:
一、18篇博文的次序、部分博文的结构,根据时间维度和逻辑关系做了适当的调整。将原来一些疏漏的内容以及新收集到的材料和对一些素材新的认识,一一补充、修正到书中,因而各个章节内部也基本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
二、2013年为纪念央视《东方时空》开播20周年,拍摄了8集电视专题片《点燃理想的日子——我与“东方时空”二十年》,三联书店同时推出了同名书籍。在这部专题片的拍摄过程中,摄制组曾先后采访了在《生活空间》工作过的15位编导、摄像。本书在修订过程中,参考了这15位被访者讲述的原始记录,从中摘取了一些内容,对有关章节做了充实。
三、附录部分置换了全新的内容:1.上海《东方早报》2013年3月13日在“文化专题”版推出《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的书评专题报道,该报记者对王韧、吕新雨、李伦的三篇访谈。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1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办的大型读书会2个半小时的现场全文实录。
四、重新设计了本书的版式、装帧,其中陈虻的艺术照,出自著名摄影家黑明先生之手,他曾供职于《中国青年》杂志,照片于2002年拍摄。23幅工作照以及生活照由原《生活空间》栏目组刘鸿彦和陈虻的家人提供。

contents

序一
序二
前言
今天所做的一切相加就等于未来
《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是需要一级保护的产品
大道无术万法归心
我不是在改片子,是在改人
找到属于电视本体的表现手法
真实永远取决于认知的主体
未来电视“有纪实者生,无纪实者死”
结构的力量可以改变叙事的深度和走向
必须建立自己对事物认知的坐标系
三段式创作方法
纪实影像的四次选择:选题、角度、时机、素材
栏目化运作:前面有目标背后有理念
观点类谈话节目符合电视本体特质
《社会记录》的三个门槛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你要往上顶,才能顶出一片新天地
新闻改革永远是撞击反射
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可能还会选择央视
附录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书会实录
编后语

其它版本
短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