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论

Douban
道德情操论

Zum Bewerten, Kommentieren oder Hinzufügen des Artikels zu deiner Sammlung, musst du dich anmelden oder registrieren.

ISBN: 9787509680575
Autor/in: [英] 亚当·斯密
Übersetzer/in: 张春明
Buchformat: Taschenbuch
Verlag: 经济管理出版社
Veröffentlichungsdatum: 2021 -8
Einband: 平装
Preis: 68.00元

/ 10

0 Bewertungen

Nicht genug Bewertungen
Leihen oder Kaufen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英] 亚当·斯密    Übersetzer/in: 张春明

Übersicht

《道德情操论》不只是一本伦理学著作,她是集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哲学等于一体的巨著,不仅对人类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作了详尽阐释,而且对人生的诸多命题也有深刻诠释。 亚当·斯密以“同情(Sympathy,即同理心)”为主线,对正义、仁慈、良心、责任、克己、功过、效用、善恶、美丑、德性、社会福祉和人性等进行了系统而辩证的剖析,完整地构架了他的道德伦理体系。  《道德情操论》文辞典雅而思想深邃,自1759年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对欧洲社会影响深远,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圣*”。温家宝总理曾在不同场合六次力荐,是值得品读的传世经典。

contents

第一卷 论行为的合宜性
第一章 论合宜感
第一节 论同情
第二节 论相互同情的愉悦
第三节 论评判他人情感是否合宜的方式 (一)
第四节 论评判他人情感是否合宜的方式 (二)
第五节 论亲切宜人与令人敬佩的美德
第二章 论不同激情或情感的合宜度
引 言
第一节 论源于生理和心理的激情
第二节 论爱情这种源于特殊心理的情感
第三节 论愤怒这类讨厌的激情
第四节 论仁慈这类宜人的情感
第五节 论个人的喜与悲
第三章 论成败对评判行为合宜性的影响,为何成功者的行为总是更易赢得赞赏
第一节 论同情悲伤与同情快乐的差异
第二节 论追逐功名利禄的根源,并论等级地位的差别
第三节 论嫌贫爱富与避凉附炎心理对道德观的败坏
第二卷 论功与过,或论奖赏与惩罚的对象
第一章 论功过感
引 言
第一节 论感激与奖赏、愤恨与惩罚的关系
第二节 论应当感激或愤恨的真正对象
第三节 论赞许与感激、谴责与愤恨的关系
第四节 前三节要点概述
第五节 功过感分析
第二章 论正义与仁慈
第一节 论正义与仁慈的区别
第二节 论正义感与自责感,再论功德感
第三节 论正义与仁慈这种本性的作用
第三章 论行为后果对我们评价行为功过的影响
引 言
第一节 论引起我们 “功过感觉变化”的根本原因
第二节 论哪些情形会引起我们 “功过感觉变化”
第三节 论赋予我们 “功过感觉变化”的终极目的
第三卷 论我们评判自身情感与行为的依据,并论责任感
第一章 论自许与自责的心理根源
第二章 论喜欢赞美与喜欢值得赞美、害怕谴责与害怕令人可鄙
第三章 论道德良知的影响力与威慑力
第四章 论自我偏袒的天性,并论一般道德准则的起源与作用
第五章 论一般道德准则的影响力与权威地位,以及它为何应被奉为神旨
第六章 论责任感
第四卷 论效用对行为和赞许的影响
第一章 论物品的效用及其对行为的广泛影响
第二章 论品行的效用及其对赞许的影响
第五卷 论习惯与风气对审美观和道德观的影响
第一章 论习惯与风气对审美观的影响
第二章 论习惯与风气对道德观的影响
第六卷 论德性
引 言
第一章 论个人德性对自身幸福的影响,或论审慎
第二章 论个人德性对他人幸福的影响
引 言
第一节 论天性在我们选择个体关爱对象时所要求的顺序
第二节 论天性在我们选择团体关爱对象时所要求的顺序
第三节 论博爱
第三章 论自我克制与自我评价
第四章 本卷总结
第七卷 论各种道德哲学体系
第一章 道德理论所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各种关于美德本质的学说
引 言
第一节 主张美德以合宜为本的学说
第二节 主张美德以审慎为本的学说
第三节 主张美德以仁爱为本的学说
第四节 主张善恶不分的学说
第三章 各种关于赞许之心理根源的学说
引 言
第一节 主张赞许源于自爱的学说
第二节 主张赞许源于理性的学说
第三节 主张赞许源于直观感受的学说
第四章 不同学者阐扬道德准则的方式
译后记

andere Versionen
Kommentare
Rezensionen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