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心劍氣相思骨

Douban
禪心劍氣相思骨

Inscrivez ou connectez-vous pour évaluer cette œuvre ou l'ajouter à votre collection.

Collections liées

过三关

ISBN: 9789888042722
écrit par: 徐晉如
édition: 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date de publication: 2012 -7
reliure: 平装
prix: HK$148
nombre de pages: 391

/ 10

1 évaluations

Pas assez d'évaluations
Acheter ou emprunter

中國詩詞的道與法

徐晉如   

résumé

李汝倫先生:
如今詩詞市場繁榮,刊物不但千帆競發,詩集也萬舸爭流,接近氾濫。講究格律的書,不斷推出,當然其中也有較好的,但總脫不掉舊衣衫鞋帽。徐晉如此書別開生面,另樹一幟,它告訴你詩之為物何如,什麼纔算好詩,好在何處?是在眉如黛間還是唇如丹上?詩的語言與散文語言是男女之別、陰陽之差,還是妍媸之分、肥瘦之異?它告訴你詩的通天河,詩美的軌跡,詩神繆斯的誕生,更諄囑你如何作人。詩人需要感情,也需要器識,此書不僅說了作詩之法,更說了作人之度。過去的工具書交給你一應工具,最好能給你個木匠,而不過還是斧頭、刨子、鋸……此書給你的是位墨子。墨子能造野戰攻城之具,還能達天人之理、熟事物之情。此書旁及史論、美學、哲學,此正諸多同類書之所輕乃至所無。
本書對醫治詩界的流行病、多發病——平庸,對於挽救「站慣了」的賈桂之徒和假偽劣的製造商以及小販子,也許會起到援嫂之溺的作用。
黃坤堯教授:
徐君是享譽詩壇的高手,深曉創作之道;進而以過來人的經驗,與讀者分享創作的經驗,理論與寫作緊相結合,自然更是切於時用。徐君的著述體大思精,每能說明詩詞寫作的意義和方法。總論一章暢論詩人與詩心、器識與胸襟、體性與門徑等,都是詩詞入門的大方向,內行人可以交流經驗,初入門者不妨視為指路明燈,同參正覺,同登正道。其它各章分別講解詩詞的體制和作法,辨析平仄,講求規範,要言不繁,亦得要領。
劉夢芙教授:
是書第一編論「詩人與詩心」、「器識與胸襟」、「體性與門徑」,既汲取古今名家談藝要旨,更融化中西人文思想之英華,以超卓之立論,遒煉之文筆,闡明詩詞創作的本質性也是最主要的問題:即何謂詩人與詩,如何使作品臻于真善美合一之極境。第二、三編分說詩與詞的格律、聲韻、體式、作法,並結合歷代名篇,辨析詩詞各體的淵源流變,皆能抉發精微,勝義絡繹。學詩詞者一編在手,識理真而入門正,別裁偽體,繼武風騷,厚植根基,循序漸進,必臻大成。該教程獨具慧心,自成體系,融理論與實用技法於一爐,兼顧普及與提高,其總體水準遠越同類諸書之上,雖王力先生《詩詞格律》、龍榆生先生《唐宋詞格律》不以過也。作者不但學識淵宏,對詩詞義理有深湛之研究,更兼在創作方面體驗豐富,才華橫溢,早成海內名家,故是書立論,皆自甘苦中來,實為導航詩海之明燈,功莫大焉。
劉世南教授:
八十五歲的我,從《六一詩話》到民國時期種種同類的書,大概都翻閱過;今人「詩法」之類,也大抵涉獵過。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是俞陛雲的《詩境淺說》,一新耳目的要數少年時讀的《飲冰室詩話》,而常置座右、經常過眼的,則是《石遺室詩話》和《兼于閣詩話》。現在忽得徐晉如博士此書,捧讀一過,竟如梁啟超說晚清一般維新志士初讀龔自珍文,「若受電然」。這纔是中國現代化新時期的說詩論詞之作,一股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西山朝來致有爽氣」,王子猷此語正可移贈此書。
「總論」中驚世駭俗的見解,一掃「五四」前後「貴族文學」、「平民文學」的說法,而提出了natural aristocracy(自然貴族)的「雅文學」。這不是回復到「貴族文學」去,而是繼承「士大夫」傳統,形成「現代知識分子」的雅文學。第二編詩說,第三編詞說,其可貴之處,是皆為自得之言:鴛鴦繡出從君看,更把金針度與人。例如:老杜的「字眼」;五律求丰神情韻,七律求筋骨思理;南社諸人學龔自珍無成之故;漁洋七絕之法;善為詩者多,善為古文者少。凡此種種,都是作者深造自得之言,對學詩詞者極有益。第四編結語,談到詩詞的當代命運,批評詩詞的「改革派」,也深有見地。
王蟄堪先生:
佳勝處在簡明清新,不弄玄虛,直指津要,不襲陳言。且夫議論發明,多有前人所未道者,令人耳目一新。
楊啟宇先生:
晉如以風華激越之詩壇健兒兼積學深思之學界精英雙重身份作此書,不僅於創作甘苦,能現身說法,度人金針;於詩詞理論,亦能戛然獨造,發人深省。尤可貴者,是能明確揭示憂患意識、悲憫情懷乃詩人之靈魂,中華詩詞是以士大夫為傳承體之精英文化,於此即與為什麼服務之類的老幹少幹體偽詩徹底劃清界線。
魏新河先生:
博征精選詩詞、理論,參以己見,深入淺出,著意發隱探微,不乏真知灼見,出以舉重若輕,源自創作實踐,令人擊節歎賞者再四。竊以為凡今學者,宜人手一冊,可奉為圭臬,於吟詠之道,必有大益。
王翼奇先生:
晉如詩似龔定庵,已有定評。文亦似定庵,則知者甚鮮。此著殆如定庵乙丙書,令讀者若受電然。此書以沈博之思力、淵深之學養,啟民以新智,為吾詩國文化存亡繼絕,洵千秋之業也。
何永沂先生:
徐子追求「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又具深厚之學養。其所作詩詞,劍氣簫心,幽光狂慧,為余所愛讀。由他這樣一位兼學者詩人于一身的中文系博士編著的教人作詩填詞的書,可謂一而不易有二。
龔鵬程教授:
是書四編十九章,元元本本,看起來是講具體作法,其實是教人如何做個真正的詩人。詳述詩法,而探本詩心,為坊間一切談詩詞寫作之書所未有。且講得明白精要,實在難得。因詩法繁密,談起來容易瑣碎;詩心深窈,說來又涉玄眇。能講得如此深著明切,足見功力。
葉嘉瑩教授:
作者詩作才華橫溢,論詩論詞,也十分恰當、得體,是切中肯綮之言。

contents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诗人与铸心/3
诗经是贵族创制——继承古代士大夫高贵的人文精神与高雅的审美情趣——高贵灵魂的基本特征——真正的诗
第二章器识与胸襟/19
情感、器识、胸襟与文艺创作——胸襟是什么——两种伪胸襟
第三章 体性与门径/28
诗词体性的三个特征——学诗的门径——不可只盯唐宋,须学晚清
第二编 诗说
第四章 声韵与格律/41
什么是近体诗——分辨四声——十分钟掌握近体诗格律——特例:拗体
第五章 近体诗对仗的理论与技巧/57
为什么要训练对对子——《文心雕龙》论骈偶——近体诗对仗要求——对仗的技巧——工对——对仗的基本原则——宽对——借对——无情对
第六章 五律作法一:炼旬与字眼/69
诗的句法特征——语序错综、成分省略——十字格与流水对——五言诗句字眼
第七章 五律作法二:谋篇布局/75
五律的起承转合——首联起承之法——尾联转合之法——中二联的经营——五言排律及虚字的运用
第八章 七律作法举隅/84
五律和七律体性差别——七律的句法特点——七律的章法——作诗两大秘诀
第九章 绝句的作法:以渔洋七绝为例/93
绝句起源——古绝与近体绝——五绝作法——从渔洋七绝归纳出十二种作法
第十章 五言古诗的作法/110
古体诗非古代自由诗——古体诗的平仄——古体诗的用韵——五古短制与长篇的体性二五古短制的作法——五古长篇的作法
第十一章 七言古诗的作法/123
七言古诗与七言歌行的区别——七言歌行的作法——长庆体、梅村体、《秦妇吟》——七言古诗的作法——韩愈、李商隐七言古诗
第三编 词说
第十二章 填词概说/133
词的起源——词与音乐——词调与词谱——词的艺术风格——词的四个特征
第十三章 词的句法、韵位和炼句/148
长短句:词的基本句法——尖头句:词的特殊句法——词的用韵——词用代字
第十四章 词的用笔与章法/164
词的九种笔法——起笔——上片的结法——下片的结法——过片的写法
第十五章 常见词调作法举隅/180
如何选择词调——八声甘州作法——满庭芳作法——蓦山溪作法——浣溪沙作法——临江仙作法——蝶恋花作法——菩萨蛮作法——减字木兰花作法
第十六章 词的修辞与作风/192
柳永词的风格与作法——张炎词的风格与作法——吴文英词的风格与作法——晏几道词的风格与作法
第十七章 ■括与寄托/209
■括:化用诗语——寄托:比兴
第四编 结语
第十八章 诗词的当代命运/225
诗词的定义——诗词与白话——诗词与今声今韵——诗词与用典——真正的时代气息——鲁迅、陈独秀、陈寅恪、丁宁——新诗与诗词:民族诗歌的两路
附录一:近体诗十六式/237
附录二:词范/242
附录三:诗词古今异音字举隅/261
附录四:诗词写作入门宜读/264

autres éditions
commentaires
avis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