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

豆瓣
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

登入後可管理標記收藏

ISBN: 9787303227815
作者: 刘怀玉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發行時間: 2018 -8
叢書: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
裝訂: 平装
價格: 98
頁數: 513

/ 10

2 個評分

評分人數不足
借閱或購買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

刘怀玉   

簡介

本书以文本学的解读方法,研究列斐伏尔这位现代法国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日常生活批判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在列斐伏尔那里,“每天生活”同“日常生活”以及“日常 性”之间是有质的区别的。他的早期思想集中研究了那种从来就存在着的,但充满着价值与神秘,即具有风格的“每天生活”;而他的中后期思想则侧重批判了作为现代社会异化现象的“日常 生活”及作为现代性的机械重复节奏的“日常性”问题。他早期对日常生活主要采取了一种相对比较哲学化的与乐观的立场,认为被异化的日常生活世界既包括着被压迫的因素,也包括着解放的因素;而他的后期则对日常生活理解得更加微观与社会学化一些,也相对悲观了一些。他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日常生活被全面地纳入到生产与消费的总体环节中去,现代社会成了一个“消费引导型科层制社会”,而不是一个可供人们自由选择的休闲社会、丰裕社会。拯救现代性的命运只能通过一场以日常生活为平台的文化革命。列斐伏尔既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也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所谓“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不自学推动者,在其晚年他把社会历史辩证法改造所谓“空间化本体论”,这实际上是把历史辩证法“空间法”的“后现代转向”。但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坚守着马克思的政治信仰与哲学理论基本底线。

contents

第一章 “广为人知”而“罕为人解”的日常生活批判家
第二章 早期日常生活批判之路
第三章 为日常生活批判辩护
第四章 日常生活批判与马克思主义
第五章 日常生活的现代性本质批判
第六章 日常生活与资本主义新阶段
第七章 “消费受控制社会”的日常生活批判
第八章 消费社会、符号拜物教与日常生活中的恐怖主义
第九章 “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
第十章 日常生活批判的空间化转向
附录 论列斐伏尔对现代日常生活的瞬间想象与节奏分析
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其它版本
短評
評論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