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拉格群岛
豆瓣![古拉格群岛](/m/book/2021/09/1744069d4a-66de-40e6-adeb-7c4823f61486.jpg)
普及本
[俄]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译者: 胡学星
简介
“献给没有生存下来的诸君,要叙述此事他们已无能为力。但愿他们原谅我,没有看到一切,没有想起一切,没有猜到一切。”
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史诗般巨著《古拉格群岛》就是以这样沉痛的题辞开篇。1973年,索尔仁尼琴决定将这本书秘密送往西方发表,这成了苏联政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事件。可以说,苏联当局决定剥夺索尔仁尼琴的国籍,并将其强行驱逐到欧洲,与这本书的出版关系极大。
这部长达140 万字的巨著,堪称苏联列宁和斯大林时期法制历史最精炼的描摹。所谓“古拉格”,即“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原是苏联劳改制度的象征。作者将其比喻为“群岛”,意在指出这种制度已经渗透到苏联政治生活的每个领域,变成了苏联的“第二领土”。全书分监狱工业、永恒的运动、劳动消灭营、灵魂与铁丝网、苦役刑、流放、斯大林死后7部,既以“群岛居民”的经历为线索,又穿插了苏联劳改制度发展史中的大量资料,结构宏大,卷帙浩繁,充分显示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驾驭材料的能力。书中有激昂的控诉,愤怒的谴责,也有尖锐的嘲讽,深切的诉说,是深刻理解苏联政治体制重要的参考著作。
作者亲自在古拉格集中营中生活过,并且是书中事件的目击者和第一手材料的获得者,出狱后采访了270位人士,为书中所写的事提供了证词。《古拉格群岛》创作于1962年至1973年间,于1973年在西方出版。
contents
第一部 监狱工业
第一章 逮捕
第二章 我国下水道系统的历史
第三章 侦讯
第四章 蓝杠杠
第五章 第一间牢房,第一次爱情
第六章 那个春天
第七章 在机器间
第八章 襁褓中的法律
第九章 法律在成熟
第十章 法律已成熟
第十一章 处以“最高措施”
第十二章 监禁
第二部 永恒运动
第一章 群岛之舟
第二章 群岛之港
第三章 囚犯运输列车
第四章 从岛屿到岛屿
第三部 毁灭性劳改营
第一章 阿芙乐尔的手指
第二章 群岛浮出海面
第三章 群岛病灶在扩散
第四章 群岛在硬结
第五章 群岛的根基
第六章 “拉来法西斯啦!”
第七章 土著的生活
第八章 劳改营里的妇女
第九章 杂役
第十章 政治犯的替身
第十一章 思想纯正分子
第十二章 砰—砰—砰……
第十三章 再交出一层皮
第十四章 改变命运
第十五章 惩隔室强管棚强管区
第十六章 社会亲近分子
第十七章 少年犯
第十八章 古拉格的缪斯
第十九章 泽克民族(法恩·法内奇的民族学论文)
第二十章 狗的差事
第二十一章 营房周围的世界
第二十二章 我们在建设
第四部 灵魂与铁丝网
第一章 向上
第二章 或者堕落
第三章 遭到压制的自由
第四章 遭遇
第五部 苦役
第一章 在劫难逃
第二章 革命的微风
第三章 锁链,还是锁链……
第四章 为什么忍受
第五章 铁板下的诗篇,石头下的真理
第六章 坚定的逃跑者
第七章 一只小白猫(格奥尔吉·腾诺口述)
第八章 靠意志逃跑与靠技术逃跑
第九章 端着冲锋枪的孩子
第十章 营区的土地在燃烧
第十一章 试着扯断锁链
第十二章 肯吉尔营四十天
第六部 流放
第一章 自由初期的流放
第二章 农瘟
第三章 密集的流放地
第四章 放逐各族人民
第五章 刑满之后
第六章 流放犯的幸福生活
第七章 出狱后的囚犯
第七部 斯大林死后
第一章 如今左右为难
第二章 统治者易人,群岛依然在
第三章 今天的法律
后记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