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的東亞史(4):非中國視角的上海(上海自由市篇)
Goodreads
简介
上海,一座在搖搖欲墜的清帝國上建立起來的歐洲城市<br />因自治體系和地理位置,注定成為東亞的富饒之城!<br /><br />是反殖、反帝視角下「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租界」?<br />還是英美憲政體系下商業自治的「自由市」?<br /><br />然而,華人不問政治、只求財富、不懂自治的思維觀念<br />再加上國民黨與共產國際接連的入侵與滲透<br />上海,最終錯失了它的自由和繁榮!<br /><br />==============<br /><br />★別再被國恥教育洗腦!中國人眼裡的「上海租界」正是英美眼中的「上海自由市」!<br />★自我治理+法治精神,正是「上海自由市」成為東亞最強商業自治城邦的關鍵!<br />★太平天國期間,萬國商團如何組建「上海義勇軍」,擊敗清兵和小刀會叛亂?<br />★「工部局」乃是上海自由市的權力中樞,連英美政府也無從干預?<br />★上海自由市邁向衰亡的第一步,肇因於華人不問政治只求財富的貪婪和投機?<br />★壓倒上海自由市的最後一根稻草,竟與共產國際的全面滲透有關?<br /><br />■兩個上海:「上海自由市」與「清屬上海縣城」<br /><br />鴉片戰爭之後,清帝國與英帝國於一八四五年簽訂《上海土地章程》,清帝國劃定一塊荒蕪之地,英國人則必須支付租金給地主,從而在內居住、從事商業貿易並保有治外法權。這項條約被視為「新上海」──由英美建立的「上海自由市」──的起點,與之相對應的則是由清帝國兩江總督和江蘇巡撫統治的「上海縣城」。新與舊、西方與東方,「兩個上海」於焉形成。<br /><br />清末社會動盪不安,太平天國與小刀會相繼叛亂,導致上海縣城及江浙一帶的難民大量湧入上海自由市。為了維持秩序、避免交戰雙方入侵,宣布中立的上海自由市將外國僑民組織成「上海義勇軍」,進而擊退小刀會。為了因應時局變化,「租地人會」於一八五四年修訂《上海土地章程》,正式成立上海自由市的最高行政機關──工部局(Municipal Council)。<br /><br />■自治+法治:上海自由市的成功關鍵<br /><br />工部局是具有自治性質的代議制市政機構,由納稅市民組成的「納稅人會議」選舉產生,擁有獨立的行政和司法權,下轄財政、交通、公衛等委員會,而且還有自己的警衛部隊(前述的上海義勇軍),儼然已是功能齊全的自治政府。更重要的是,工部局只對「納稅人會議」負責,而不受英美兩國領事的干預,充分顯現其高度的自我治理狀態。<br /><br />為了解決土地、貿易、財產方面的商業糾紛,英、美兩國將司法體系引進上海自由市。私有財產得到承認與保護、商業糾紛可透過法院審理與裁判,這為上海自由市迎來空前繁華,從十九世紀中期至二十世紀前期,上海遠勝東京、香港,成為東亞最富裕的國際大都會。南非知名法官費唐就在其研究上海自由市前景的《費唐報告》中如此結論:「上海自由市的成功在於自治和法治。」<br /><br />■走向衰退:上海的「南非化」與「南越化」<br /><br />然而上海的「南非化」與「南越化」最終導致了自由市的衰亡。作者以「南非」和「賴比瑞亞」這兩個昔日的「非洲民主燈塔」、後來卻陷入社會動盪和內戰的國家為例分析上海,認為上海自由市的人口擴張,吸納太多缺乏自治能力的華人移民和難民,導致原本的領導階級在人數上反而成為弱勢,最終失去了主導權,這就是上海的「南非化」。<br /><br />至於「南越化」,指的是上海自由市像「南越」一樣,被共產國際透過收編商人的白手套方式全面滲透、從內部顛覆。除了共產國際,上海自由市還面臨了北伐成功之後的國民黨之文攻武嚇,從檯面上的軍閥到地下的黑社會,無一不對上海自由市造成嚴重打擊。<br /><br />■打破國恥教育,從「英美自由主義憲制」重新理解上海<br /><br />如果沒有國民黨和共產黨的接連占領,上海自由市按照資本主義議會制度逐漸演化,這個遠東最富強的城市,甚至有機會成為像新加坡那樣的獨立國家。但華人不問政治、只求財富的思維觀念,導致它遭受國共兩黨的恐怖主義入侵,最終喪失政治獨立的機會。<br /><br />二十世紀以來,中文世界均以反殖反帝的角度看待上海租界,將其視為鴉片戰爭後中國被迫通商的恥辱象徵。本書是第一本以「英美自由主義憲制」的角度來分析「上海租界」實際運作的書,探討它自身的發展邏輯如果未被打斷,可能展開的另外一種發展路徑。這種解釋思路,可以幫助我們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東亞歷史。<br />===================================<br />劉仲敬‧民族發明學講稿系列<br /><br />【民族發明學的世界史】<br />《叛逆的巴爾幹:從希臘主義的解體到斯拉夫主義的崩潰》<br />《歐洲的感性邊疆:德意志語言民族主義如何抵制法蘭西理性主義》<br />《中東的裂痕:泛阿拉伯主義的流產和大英帝國的遺產》<br /><br />【民族發明學的諸夏史】<br />《逆轉的東亞史(1):非中國視角的東南(吳越與江淮篇)》<br />《逆轉的東亞史(2):非中國視角的西南(巴蜀、滇與夜郎篇)》<br />《逆轉的東亞史(3):非中國視角的華北(晉、燕、齊篇)》<br />《逆轉的東亞史(4):非中國視角的上海(上海自由市篇)》<br />《逆轉的東亞史(5):非中國視角的東北(滿洲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