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希臘史

Douban
現代希臘史

Inscrivez ou connectez-vous pour évaluer cette œuvre ou l'ajouter à votre collection.

ISBN: 9789860734621
écrit par: 羅德里克.比頓
traduit par: 嚴麗娟
édition: 商周出版公司
date de publication: 2021 -7
reliure: 平装
prix: NTD550
nombre de pages: 496

/ 10

0 évaluations

Pas assez d'évaluations
Acheter ou emprunter

希臘專家寫給所有人的國家傳記

Greece: Biography of a Modern Nation

羅德里克.比頓    traduit par: 嚴麗娟

résumé

《金融時報》年度歷史選書
認識現代希臘必讀佳作!
希臘共和國表揚的希臘史專家最新著作
本書作者羅德里克.比頓於二〇一九年得到希臘共和國的榮譽司令勳章,表揚他「對現代希臘及拜占庭歷史、語言及文學研究的卓越貢獻」。
希臘是東方國家,還是西方國家?這部現代三百年史將顛覆你原本的認知!
希臘不只有神話和二千五百年歷史,她也有革命、內戰和學運;
希臘不只有美麗的景緻,她也有醜陋的政治鬥爭;
希臘不只有古文明,她也有動人的現代文學、音樂和電影……
本書將引領你跟著希臘專家深入淺出的文字,
真正認識當代希臘的各種面貌。
自2010年希臘財政危機越演越烈以來,希臘便成為全球媒體反覆放大檢視的對象。過去幾年的媒體報導充分凸顯出,人們對希臘作為現代世界休戚相關的一部分的認識竟如此匱乏。我們多半熟知古希臘文明是孕育後來所謂「歐洲」、「西方」文化,包括藝術、科學、社會科學、政治各方面的搖籃。但在現代,因希臘文化作為重要古文明延續的地位如此成功深植人心,不論在希臘或其他地方,要評斷現代希臘時都很難迴避(我們認為)適用於其祖先的標準。
因此,獲得希臘共和國認可的希臘專家羅德里克.比頓,也就是本書作者,將根據現代希臘自身的條件,帶領讀者認識真正的「現代」希臘。
作者一開始探問:誰是希臘人?哪些共同經驗、集體記憶、理想與成就,形塑了今日這個全球約一千五百萬人口的國家?一個貫徹始終的核心問題是:希臘與希臘人屬於西方或東方?經過作者仔細檢視後發現,事實比直覺認定的(西方)更為複雜。
作者首先說明現代希臘如何建立與古文化傳統強有力的聯繫,進而為自身定義一種既希臘又現代的身份認同。書中將揭露希臘過去三百年令人驚嘆地在已逝文明的廢墟上建立現代國家的成就,探究其後果如何造成內部與外部的緊張,從希土戰爭、兩次世界大戰到希臘獨立戰爭、希臘內戰、從鄂圖曼帝國所屬到希臘王國、再到希臘共和國的艱辛歷程,以及希臘「統一」議題等等,如同2010年後,數任希臘政府與國際間不愉快的紓困協商中,一連串的誤解與危機如何導致難以收拾的危機。
全書簡要闡明古文明遺產在現代扮演的角色後,主要敘事將涵蓋從十八世紀到今日,述說希臘民族國家與集體認同的形成,不僅限於希臘的居民,亦包括賽普勒斯的希臘人及生活在其他大陸的希臘社群,他們如何「成為希臘人」(being Greek)。最後,作者將以〈後記〉補充至二○二一年六月為止、原書未竟的希臘現況。

contents

〈推薦專文〉我認識的現代希臘 前駐希臘代表/朱玉鳳
〈推薦專文〉偉大的文明,苦難的國家 歷史評論家/公孫策
各界讚譽
插圖及相片的致謝名錄
地圖列表
姓名、日期和稱號
給讀者的話
引言 國家及其祖先
祖先:古希臘人和中世紀羅馬人
後代:西方的Hellenes或東方的Romioi?
系譜
1 東方遇到西方? 一七一八~一七九七
邊境
越過邊境:來來往往的人、想法、貨物
古老土地中的旅人
農民階級、漁夫、農夫、修士
2 種子已播下 一七九七~一八二一
動亂的世界
革命觀念
在黑暗中生長之物
3 浴血而生 一八二一~一八三三
友誼社的終結
什麼樣的自由?
幾乎熄滅了
國際範疇
最後的助力
4 邁出生命中的第一步 一八三三~一八六二
西方人的看法
東方的地平線
國族的新敘事
面對現實
5 年輕時的理想與哀愁 一八六二~一八九七
領土擴張的政治
國族與國族的限制
勝利與災難
6 兵役 一八九七~一九一三
國內的蕭條
國外的戰鬥
武裝動員
入陣
7 自我分裂 一九一三~一九二三
選邊站
斷層線再啟
國族與法理國家
崇高理想的結局
報應
8 重新開始 一九二三~一九四○
復原及更新
政客和將軍
斷層的變動
最後通牒
9 潰敗 一九四○~一九四九
法理國家的崩解
陷入暴力
新的斷層
戰至分出勝負
10 接受山姆大叔的庇蔭 一九四九~一九七四
重新發現的國族
與左巴共舞
政治車禍
打上石膏
11 在歐洲長大成人 一九七四~二○○四
「改變」的十年
衝突中的身分
歐洲的好公民
12 中年危機? 二○○四~
「危機」的政治學
與「危機」共存
後記(二○二一年六月)
致謝辭
參考書目

autres éditions
commentaires
avis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