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别离
Douban
Une aussi longue absence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translator: 陈景亮
overview
* 漫长的缺席,永久的别离
* 杜拉斯《广岛之恋》变奏曲
* 人生和别离。遗忘和抵抗。 战争和创伤。等待和归来。
《长别离》是玛格丽特·杜拉斯与热拉尔·雅尔洛合作为法国新浪潮导演亨利·科尔比执导的电影写作的剧本与对白,是书写战争创伤、记忆与遗忘、绝望的爱情主题的文本。巴黎塞纳河边咖啡馆的老板黛蕾丝偶然发现,一个从咖啡馆前走过的流浪汉竟像是自己失踪多年的丈夫。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她不断地让女招待和他谈话、在街道上和他偶遇、请家人在他面前谈论往事,甚至将他请到家里来吃晚餐。在共舞时,黛丝拉摸到这个男人头上的一个大疤,惶恐、惊喜、悲痛交织之中,她终于证实这个痴痴傻傻的流浪汉正是自己苦苦等待的丈夫阿拜尔,他在法西斯的酷刑下永远地失去了记忆。黛蕾丝痛苦而激动地呼唤他的名字,可他像在集中营里一样,木然而习惯性地举起双手……
【编辑推荐】:
★ 玛格丽特·杜拉斯是享誉国际、拥有广泛读者的现代法国作家。她以自我写作为起点,创作了大量小说、随笔、戏剧和电影作品。她是一位进入大众视野的经典作家,也是具备世界影响力的电影艺术家。法国“七星文库”为她出版典藏全集,标志着她进入了“文学先贤祠”,成为不朽的代表。她的戏剧进入法兰西喜剧院经典剧目,她的小说更是进入了法国中学会考书目。杜拉斯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叙述方式,构筑了现代叙事艺术的里程碑,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所言:“玛格丽特·杜拉斯在叙事中蕴藏着一种颠覆的力量。”
★ 《长别离》于1961年即《广岛之恋》问世的第二年出版,是杜拉斯为新浪潮电影导演亨利·科尔比首次执导的电影撰写的原始剧本与对白文本,包括电影中未拍入的场景。这部作品属于杜拉斯在标志性的自我书写之外的另一大领域——社会性写作,摒弃传统的线性叙事、铺陈描写,绝大部分篇幅为简练对话,特色明显。也因为这一相似的艺术特色以及爱情和战争的同类主题,《长别离》被誉为《广岛之恋》的变奏曲,同名电影也成为新浪潮电影的经典之作,获得法国路易·德吕克电影奖、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日本《电影旬报》最佳外语片奖。
★《长别离》讲述了“那年夏天……发生在巴黎的近郊”的“一个含义不明的故事”,这是另一个广岛之恋般的故事,多个景别之间穿梭来回的镜头语言对应的是沉重的历史背景之下相逢的喜悦、等待的失落、复苏的记忆、幻灭的爱情,无力感与力量感并存,也许正如将杜拉斯的经典之作《情人》搬上银幕的法国大导演让—雅克•阿诺所说:“毁灭,这是进入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世界的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