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诞生

Douban
语言的诞生

Inscrivez ou connectez-vous pour évaluer cette œuvre ou l'ajouter à votre collection.

ISBN: 9787521711448
écrit par: [美]丹尼尔·L. 埃弗雷特(Daniel L.Everett)
traduit par: 何文忠 / 樊子瑶 / 桂世豪
édition: 中信出版集团
colophon: 新思文化
date de publication: 2020 -4
série: 边际新知
reliure: 平装
prix: 58
nombre de pages: 400

/ 10

2 évaluations

Pas assez d'évaluations
Acheter ou emprunter

人类最伟大发明的故事

How Language Began

[美]丹尼尔·L. 埃弗雷特(Daniel L.Everett)    traduit par: 何文忠 / 樊子瑶

résumé

谁最先说出“我爱你”?是什么使我们变得如此强大?
认识语言就是认识人类自身
传奇学者深入亚马孙雨林近40年,重新审视人类文明起源
综合多学科研究成果,重返100多万年前初次认知革命现场
爱德华•威尔逊、刘海涛、苗德岁、刘苏里推荐
---------------------------------------------------------------
语言是人类与其他物种相比具有的一种明显优势,我们因此获得了彼此交流知识、感情与思想的能力,并形成了复杂的社会与文化。但是,我们是如何获得这种地球上zui先进的交流方式的?在类人猿的单调号叫与人类现存的7000种语言之间,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演化过程?谁是di一个讲故事的人? 是谁最先说出“我爱你”?由于缺乏实物证据,关于语言的起源故事,仍然笼罩一团迷雾之中。
不同于学院中皓首穷经的语言学家,作者对美洲原始部落进行了近40年的实地考察,在对亚马孙雨林狩猎采集者进行田野研究时,他有了惊人的发现——语言不是我们这个物种的固有属性。
为了真正理解语言的起源,我们需要一种跨学科的方法。本书从语言学、符号学、人类学、考古学、进化论、生理学、认知科学等多学科角度探究这个问题的答案。作者指出,语言并不是某一次基因突变后突然产生的本能,而且其出现时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早。语言是100多万年前的人类祖先直立人的发明,文化的发展促使他们需要这种工具来互相交流。在100多万年中,语言和人类生理、心理和文化共同进化,互相影响,最终造就了今天的人类——正是语言,让拥有易碎骨头和柔软皮肤的人类,成为站上生物链ding端的捕食者。
---------------------------------------------------------------
【编辑推荐】
1.谁是di一个讲故事的人?是谁最先说出“我爱你”?就像呼吸空气一样,我们时刻都在使用语言,以至于很难意识到语言对我们有多重要。如果没有语言,知识交流和抽象思维都无法存在,人类文明也无从出现;然而,语言的起源至今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2.传奇语言学家丹尼尔•L. 埃弗里特深入亚马孙雨林,学会只有几十人掌握的原始语言,在原始部落中生活数十年。他已出版多部畅销科普读物,并受邀TED演讲。在本书中,他将带你回到100多万年前人类di一次认知革命的现场,进行一次重新审视人类文明起源的精彩旅程。
3.本书综合语言学、符号学、人类学、考古学、进化论、生理学、认知科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尝试以全新的角度讲述语言起源的故事,将大大拓展语言学和古人类学的想象空间。埃弗里特的观点也对语言学界主流的乔姆斯基和斯蒂芬•平克理论提出了强劲挑战。
4.回溯至100多万年之前,从早期人类的出现,到大脑功能的发展与发音器官的进化,到文化的诞生与语言的发明,语法和句法的演变,埃弗里特以一贯的风趣幽默语言,像剥洋葱般一层层揭示语言的诞生条件与过程。通过探索语言和思维的由来,理解其深层结构,我们会对人类这个物种有进一步的认识。 谁是第一个讲故事的人?

contents

序言 v
绪论 xi
第一部分:最早的人族 001
第 1 章:人族的崛起 003
第 2 章:化石猎人 032
第 3 章:人族启程 047
第 4 章:每个人都说符号语言 067
第二部分:人类对语言的生理适应 121
第 5 章:人类获得了更好的大脑 123
第 6 章:大脑如何使语言成为可能 150
第 7 章:当大脑出了问题 182
第 8 章:用舌头交谈 197
第三部分:语言形式的演变 225
第 9 章:语法从何而来 227
第 10 章:用手交谈 266
第 11 章:也就刚刚好 291
第四部分:语言的文化演变 313
第 12 章:社群与沟通 315
结论 343
致谢 347
注释 349
推荐阅读 359

autres éditions
commentaires
avis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