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937
Douban
法新社记者眼中的淞沪会战
SHANGHAI 1937:Stalingrad on the Yangtze
何铭生 (Peter Harmsen) 译者: 田颖慧 / 冯向晖
visão geral
在西方人眼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39年9月1日,当天纳粹德国入侵波兰,英法等国随后对德国宣战。然而,如果从1937年芦沟桥事变算起,此时中日开战两年多,战火已经燃遍了半个中国。近年来有一些历史学家开始纠正这一欧洲中心的观点,但是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英文作品依然非常稀少,这也是本书作者何铭生的感叹。
多达100万中日士兵卷入淞沪会战,近300万中国平民被迫亲身经历了这一战役,其中大多数都成为此次战役的受害者。淞沪会战在塑造现代世界格局上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它最终导致珍珠港事件的爆发,并且使得亚洲局势动荡达70年之久。
两栖作战、坦克袭击、空中作战,最重要的是城市作战等战争形式都在1937年的上海上演。这是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彩排,更准确地说,作为第一次世界性战役,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幕式。
本书在内容与表达上皆属佳作。书内战争照片珍贵罕见,资料背景研究也极其详尽。作者从学术层面的军事立场披露了此战役许多不为人知之处,并由此获得了各界好评。
contents
致 谢
序 言
第一章 三具尸体
第二章 黑色星期六
第三章 血肉之躯对抗钢筋铁骨
第四章 “万岁!万岁!万岁!”
第五章 血流成河
第六章 东方凡尔登
第七章 “孤军营”
第八章 溃不成军
第九章 后果
附录
战斗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