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
豆瓣
額外的維度(中文增訂本)
Hong Kong Cinema: The Extra Dimensions
張建德 譯者: 蘇濤
簡介
這不是香港電影史,是香港電影百年歷史的成長誌。
早期仰賴南來影人撐起工業,在「過客」與「統戰」心態的拉扯中,香港電影長出了最早期的北望神州的模樣;海外市場的開拓,娛樂至上的精神種下了歌舞昇平的基因;新浪潮的湧現,我城的意志扎根。
張建德於1997年出版的香港電影英文專著,20年後才迎來中文譯版,作者特別新增篇章,詳述「後九七」香港電影。書中爬梳香港電影獨特的類型(武俠、動作、鬼怪、梟雄等),分析重點電影人的特質(李翰祥、胡金銓、李小龍、成龍、唐書璇、徐克、許鞍華、杜琪峯等),呈現出電影人、作品、城市三者交織的非一般香港電影景觀。
推廣重點
1. 爬梳歷史,詳述香港電影從南來影人的「中華觀」到「本地化」的過程;
2. 著重類型分析,突出香港電影百年發展所形成的不同類型作品,及其興衰的過程;
3. 強調作者論,仔細分析重要的香港電影作者特色及其影響。
contents
繁體版序
英文版序
第一部分 「南來影人」與本土影人
第一章 上海遺風:早期香港電影
第二章 重演上海:香港電影中的歌女
第三章 早期粵語片
第四章 父與子
第五章 浪漫與犬儒的國語片
第二部分 武俠 / 功夫片
第六章 胡金銓之道
第七章 刀劍與拳腳
第八章 李小龍:自戀的小龍
第九章 成龍:另一條功夫之龍
第三部分 拓荒者
第十章 「新浪潮」
第十一章 「新浪潮」動作片作者
第十二章 第二波「新浪潮」
第四部分 邊緣人
第十三章 崇敬與恐懼:香港的「中國症候」
第十四章 鬼魂、殭屍、妖魔及其他混雜類型
第十五章 壞顧客與梟雄片
第十六章 後現代主義與香港電影的終結
第十七章 「後九七」時代的香港電影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