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之声:莱维访谈录,1961—1987(莱维作品)

豆瓣
记忆之声:莱维访谈录,1961—1987(莱维作品)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相关收藏单

微缩历史

ISBN: 9787508687353
作者: [意]普里莫·莱维 著 / [意]马可·贝波里蒂 / [英]罗伯特·戈登 编选
译者: 索马里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 三辉图书
发行时间: 2019 -3
丛书: 三辉书系:普里莫·莱维作品
装订: 精装
价格: 65.00元
页数: 400

/ 10

2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The Voice of Memory: Interview 1961-1987

[意]普里莫·莱维 著 / [意]马可·贝波里蒂    译者: 索马里

简介

◆普里莫·莱维——意大利国宝级作家,奥斯维辛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者
◆这个世界给莱维贴上沉重的标签,使他简化为一个符号
《记忆之声》重现了另一个更加复杂和真实的莱维
···
【内容简介】
1961—1987年间,普里莫·莱维接受了不计其数的采访。本书两位编者精选了其中36篇采访,编录成这本《记忆之声》。本书分为六个部分,涵盖了莱维一生的轨迹,呈现出“幸存者”“作家”“化学家”“政论家”“犹太人”等多面向的莱维。在书中,他谈到从奥斯维辛返家后,自己迫切地想要讲述集中营的故事,享誉全球的“奥斯维辛三部曲”就在莱维与他人的对话中应运而生;他谈到自己为数不多的科幻小说和诗歌创作,拥抱技术的同时,莱维对人类的创造力依然抱有信心。在奥斯维辛40年后,莱维认为战争的阴霾仍未散去,法西斯主义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因此莱维积极地介入离散犹太人与以色列的问题,终其一生,他反对战争,呼吁和平。
···
【编辑推荐】
◆普里莫·莱维是奥斯维辛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备受索尔·贝娄,菲利普·罗斯、卡尔维诺以及安伯托·艾柯等文学大师的推崇,卡尔维诺称其为“我们时代最重要、最有天赋的作家之一”。
◆这本莱维访谈录,是本书编者马可·贝波里蒂和罗伯特·戈登从25年间200多家报纸、期刊、电台和电视台刊登的普里莫·莱维中访谈精选集结而出,涵盖了莱维人生的方方面面,呈现出“作家”“化学家”“犹太人”“普通人”等多面向的莱维。
◆“来自英语世界的采访”收录了如菲利普·罗斯等英语国家中著名作家、记者与莱维的对谈;“生活”收录了与其的个人生活和兴趣爱好相关的采访、广播节目稿、自述文章;“作品”则收录了关于莱维创作生涯中的几部重要作品的访谈,既包括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休战》《元素周期表》《被淹没与被拯救的》,也包括莱维的科幻故事集和文学选集;“文学与写作”中收录的访谈围绕莱维的文学创作观;“奥斯维辛和幸存”收录了莱维的电视采访稿、自我采访稿等,内容关涉奥斯维辛大屠杀与人性之恶,这也是莱维的创作中最重要的主题;“犹太教和以色列”收录的访谈稿围绕莱维对犹太人身份的认同、对宗教信仰的看法以及对以色列建国问题的思考。
◆相比莱维的其他作品,本书以对话体为主,语言更为口语化,对读者来说更为亲切好读。
◆译稿清晰流畅,新增的译者注将更好地帮助中国读者理解当时发生的某些事件及重要人物。
◆此次出版的莱维作品集,全面收录了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不同体裁的莱维作品,设计精美,适心娱目,适合每一位喜爱莱维的读者收藏。

contents

前言(罗伯特·戈登)
“我是一头半人马”(马可·贝波里蒂)
编者的话
第一部分 来自英语世界的采访
杰梅茵格里尔与普里莫·莱维的对谈(1985)
一个被他的技艺拯救的男人(1986)
普里莫·莱维在伦敦(1986)
谈话中的普里莫·莱维(1987)
第二部分 生活
记忆的小剧场(1982)
都灵(1980)
登山(1984)
化学(1983)
科学的邪恶力量(1987)
诗歌与计算机(1985)
我,老了吗?(1982)
第三部分 作品
《休战》(1963)
科幻故事1:《自然故事》(1966—1971)
科幻故事2:《形式的缺陷》(1971)
《元素周期表》(1975)
《扳手》(1979)
《寻根》(1981)
《若非此时,何时?》(1982)
《被淹没与被拯救的》(1986)
第四部分 文学与写作
一种神奇的必然性(1972)
与普里莫·莱维对话(1979)
为一份学术论文做采访(1981)
邂逅普里莫·莱维(1981)
一场名为弗朗茨·卡夫卡的袭击(1983)
普里·莫莱维(1984)
本质的和多余的(1987)
第五部分 奥斯维辛和幸存
圆桌:关于犹太人的问题(1961)
自我采访:《这是不是个人》后记(1976)
回到奥斯维辛(1982)
记忆的责任(1983)
词语、记忆、希望(1984)
第六部分 犹太教和以色列
某种程度上的犹太人(1976)
对普里·莫莱维的采访(1979)
上帝和我(1983)
普里·莫莱维:贝京应该下台(1982)
如果这是一个国家(1984)

其它版本
短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