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与美国思想
Douban
Wilderness and the American Mind
[美] 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 译者: 侯文蕙 / 侯钧
visão geral
《荒野与美国思想》的前十二章,作者按照年代的先后,论述了荒野自旧大陆到新大陆不断变化的命运,从被仇视到被赞美,从被征服到被保护的整个过程;实际上,这也是美国思想的变化过程。美国人在不断调整对荒野认识的同时,也在调整着和自然的关系。毫无疑问,荒野是自然的一种客观存在;但是荒野的概念却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随着农耕生活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认识,是与文明相对的一种概念。因此,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对荒野的认识也不同;而且,随着历史的变迁,这种认识也在发生变化。在人的思想中,荒野有时是幽暗的,有时是灿烂的;在某些人的眼中可能是恐怖的,在另一些人看来则可能是壮美的。此时彼时,仁者智者,不尽相同。而且,令人纳罕的是,当人们认识到荒野必须得到保护之时,也就是荒野消失殆尽之时。 最后四章,主要讲了是20 世纪70—90 年代的美国荒野政策和管理及国内外的荒野现状。《荒野与美国思想》告诉我们,荒野由何而来,又向何而去。
《荒野与美国思想》自1967 年问世以来,已先后出了四版(1967,1973,1982,2001),印数达50 多万册,屡印不衰。它曾被《洛杉矶时报》评为“二战”后最有影响的100 本书之一,并被《户外》杂志看做是一本改变了世界的书。在学术界,它亦受到高度评价;40 多 年来,在美国高校中,该书一直被列为环境史学科和环境研究的必读书。时至今日,这部书已成为公认的一部经典。
contents
绪论
第一章 荒野观念的旧大陆渊源
第二章 一种荒野状态
第三章 浪漫主义的荒野
第四章 美国的荒野
第五章 亨利·大卫·梭罗:哲学家
第六章 保留荒野!
第七章 被保留的荒野
第八章 约翰·缪尔:宣传者
第九章 荒野热
第十章 赫奇赫奇
第十一章 奥尔多·利奥波德:先知
第十二章 长久之计
第十三章 荒野理论的形成
第十四章 阿拉斯加
第十五章 胜利的嘲讽
第十六章 国际展望
尾声
书目
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