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大佛
Douban
世界最大的鑄造佛
香取忠彥 / 穗積和夫 oversætter: 李道道
overblik
◎在日本銷售已超過60萬冊
◎獲日本第28回「產經兒童出版文化賞」
◎全國學校圖書館協議會選定圖書
◎日本圖書館協會選定圖書
◎中央兒童福祉審議會選定圖書
動員260萬人(約占當時日本一半的人口)齊心協力建造的奈良鑄銅大佛
佛教於西元六世紀中葉傳至日本,當時百濟的國王送了佛像與佛經給日本天皇。首次接觸異國佛像的日本百姓都非常訝異,然而雙手合十膜拜之後,油然產生莊嚴情緒,心境也跟著祥靜平和起來。這樣的體驗一點一滴吸引著日本百姓……
西元八世紀,在天平時代的奈良便建造了一尊跟龍門奉先寺大佛一樣的盧舍那大佛像,那是一尊高度約十八公尺的鑄銅大佛——即現今東大寺的大佛。只是這尊大佛後來仍難逃戰火摧毀,後來屢經數次的修葺復建。今日所建的奈良大佛便是江戶時代所重建。
只是一千二百年前的天平時代,人們是如何建造如此龐大且具高度鑄造技術的大佛像呢?
一千二百年前的平城京(奈良)是座宏偉繁華的京城。西元七二九年時,年號改為天平,當時為聖武天皇。然而即使繁華如天平時代,卻是天災不斷,盜賊充斥,加上政局動盪,整個城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不安混亂。聖武天皇為了將民心導入正途,安定局勢,於是下令:「全國人民皆應拜佛。如此日本不但國家能繁榮,民眾的心靈也能平安。」接著在天平十二年(西元七四O年),聖武天皇行經河內國(大阪)的知識寺,在此遇見了一座盧舍那佛像。聖武天皇被盧舍那佛像的莊嚴尊貴所深深打動,因而決定用銅建造一座雄偉不下於中國唐朝的大佛像,作為日本的鎮國大佛。然而建造巨大佛像將會是日本開國以來最浩大的工程,聖武天皇極力呼籲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參加建造大佛的工程。……
本書是由金工、美術史的研究者,巨細靡遺的推敲天平時代的鑄造技術,再交由繪圖專家根據這些研究,逐一畫製出大佛建造過程,是一本史無前例的書籍。
我們不僅可從中得知大佛建造經過,也會為天平時代的人們建造世界少數巨銅佛像的熱情和執著而驚嘆不已。此外,許多大陸的技術人員渡海來到當時的日本,活躍於各領域,可見當時其實是日本相當國際化的時代。
1. 由首席木工以及建築史、都市史、美術史、考古學的第一線研究者所撰寫,文字深入淺出
2. 以近年來的挖掘、解體修理的發現為依據,收入最新的研究成果
3. 建築系出身的繪圖者,通過最綿密的考證,將各時代的面貌清楚重現
4. 針對如謎的建造過程、技術加入大膽推理的學術性觀點
5. 透過設計、建築、土木、鑄造等技術可以理解日本傳統技術的基本知識
6. 總共十卷,以圖片表現日本自太古時代直到現代為止的歷史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