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人类学学说史纲要

Douban
宗教人类学学说史纲要

Log ind eller registrer dig for at anmelde eller tilføje dette element til din samling.

Relaterede samlinger

书单|综述类文献

ISBN: 9787500469810
forfatter: 金泽
forlag: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udgivelsesdato: 2009
pris: 56.00元
antal sider: 441

/ 10

0 bedømmelser

Ingen nok bedømmelser
Lån eller køb

金泽   

overblik

《宗教人类学学说史纲要》主要内容是宗教人类学是宗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人类学特别是文化人类学关系密切,涉及考古学、民族志、民俗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从发生学的角度探究宗教这种特殊的精神现象、社会实体和文化形态的起源和意义,宗教在整个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功能。

contents

引言:追问宗教现象背后的文化诉求
第一章 定位的转变:由意识形态到文化
第一节思想渊源
一 古希腊罗马时代
二 基督教为主导的时代
(一)有神论
(二)无神论
(三)各种中间观点
第二节时代潮流
一 孔德:在“人类宗教”中重建社会秩序
(一)重建社会秩序与创立人性宗教
(二)宗教功能的内涵
(三)孔德的“人性宗教”
(四)新的秩序如何降临?
二 马克思:由对天国的批判转入社会的改造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特点
(二)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
(三)马克思与冲突论
(四)宗教异化及其出路
三 达尔文: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进化理念
第三节从意识形态到文化
一创立宗教学
(一)明确规定了宗教学的性质和内容
(二)宗教学研究者要树立客观的科学研究态度
(三)提出宗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缪勒创立宗教学的意义
二 宗教还是一种文化系统
第二章“荒谬”中的逻辑-
第一节缪勒
一 从比较语言学到比较神话学
二 探索宗教的起源.
(一)对无限的体认:宗教从无到有
(二)从一个源泉导出宗教,如同从一条河流导出海洋
三 日趋经验的实证
第二节泰勒
一 文化与“遗存”
(一)研究文化的两个原则
(二)比较的方法
(三)“遗存”的概念
二 万物有灵论
(一)万物有灵论
(二)由灵魂观念到神灵观念
(三)宗教仪式的两个方面
三 个体的心理活动如何演变成社会意识?
(一)神灵观念及宗教体制与人和人所组成的社会
有无内在的关联
(二)人类的心理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宗教是人类
思维活动的产物
(三)“进化论”的演变路线与“西方文明至上论”
第三节弗雷泽等人
一 巫术、宗教与科学
(一)巫术的作用原理
(二)巫术、宗教与科学
二 三角关系还是二元关系?
第三章 图腾崇拜:最早的宗教形态
第四章 范式的转换
第五章 由“功能”向“意义”的过程
第六章 意义与过程
第七章 结构、文化秩序及文化的解释
第八章 用人类学的眼光反思宗教人类学

kommentarer
anmeldelser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