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人物立體論

豆瓣
紅樓夢人物立體論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9867908834
作者: 欧丽娟
出版社: 里仁书局
发行时间: 2006
装订: 平装
价格: 180.00元
页数: 500

/ 10

3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欧丽娟   

简介

本書作者除吸取傳統人物評論研究成果、借鑑西方小說研究理論外,更掌握「情節聯繫有機化」、「人物性格豐富化」等《紅樓夢》的特色,挖掘出學界一般忽略的情節,展開全面的比對和整合;並對一般視為不證自明的敘事過程重新審查,釐清其中的因果關係和脈絡。
同時藉助心理學、社會學、神話學、敘事學、人類學等相關知識,對《紅樓夢》中的人物進行立體化的詮釋與論述,揭示出:(一)個別角色前後不同的差異與對比,顯現出來自成長的人格發展或心靈變化;(二)並存於一身的矛盾,是人物性格豐富乃至糾葛的多元構成關係;對《紅樓夢》中人們習以為常而近乎刻板印象的人物,重塑嶄新的立體形象。文筆流暢,意念清晰,推論縝密,值得極力推薦。(評論人:朱鳳玉,國立嘉義大學中文系教授)
評論名著重點人物,貴在手法創新,使用域外理論整合甚佳,其文辭復能流利如斯,價值具備,樂於推介。(評論人:楊昌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兼任教授)

contents

第一章  《紅樓夢》論析──「寶」與「玉」之重疊與分化
第一節 前 言
第二節 「玉」的一般詮釋
第三節 「玉」的雙重屬性
第四節 「寶」與「玉」的分化
第五節 「寶」與「玉」的重疊
第六節 結語:水與石的依存關係
第二章  林黛玉立體論──「變/正」、「我/群」的性格轉化
第一節 前言:所謂「立體化」
第二節 林黛玉之早期性格及其成因
第三節 個體封界的消融
第四節 續書者對人物發展軌跡之延續
第五節 林黛玉之夭亡──《紅樓夢》美學原則的確保
第三章  薛寶釵論──對《紅樓夢》人物論述中幾個核心問題的省思
第一節 前 言
第二節 核心情節的個別分析:世俗人文主義的表現
第三節 有關薛寶釵之詩句的闡述
第四節 對「面具」恐懼的閱讀心理
第五節 結 語
第四章  「冷香丸」新解──兼論《紅樓夢》中之女性成長與二元襯補之思考模式
第一節 前言: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環繞寶釵之宿疾的相關議題
第三節 冷香丸的象徵寓意與最初服用的年齡
第四節 蘅蕪苑與冷香丸的平行同構
第五節 女性成長的「通過儀式」
第六節 「冷」與「香」的重疊與分化
第七節 結語:二元襯補的思考模式
第五章 《紅樓夢》中的「石榴花」──賈元春新論
第一節 前言:花/女性/水之象喻系統
第二節 石榴花:元春之代表花
第三節 「石榴花」之象徵意義
第四節 元春的母神地位
第五節 元春的釵、黛取捨觀
第六節 結 語
第六章  《紅樓夢》中的「燈」──襲人「告密說」析論
第一節 前言:問題之產生與反省
第二節 「告密說」之解析與辯證
第三節 「燈姑娘」與「燈知道」之平行同構
第四節 告密逐婢之真凶試探
第五節 結 語
第七章 《紅樓夢》中的「狂歡詩學」──劉姥姥論
第一節 前 言
第二節 「鐘漏型」的母神遞接模式
第三節 小丑/傻瓜/三姑六婆
第四節 嘉年華/戲擬/生活話語
第五節  食物/穢物:「物質—肉體下部形象」與「斥棄心理」
第六節 結 語
第八章  《紅樓夢》中的「紅杏」與「紅梅」──李紈論
第一節 立體分析的意義
第二節 老梅:竹籬茅舍自甘心的旁觀與陷落
第三節 稻香村之紅杏:餘燼中躍動的不安靈魂
第四節 櫳翠庵之紅梅:自覺的自我追求與個性實踐
第五節 對「紅杏」與「紅梅」的價值評斷
第六節 結 語
論文出處暨說明
徵引書目

其它版本
短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