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膜拜青春

豆瓣
我们为何膜拜青春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108060426
作者: [美]罗伯特·波格·哈里森著
译者: 梁永安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发行时间: 2018 -1
丛书: 三联精选(新)
装订: 平装
价格: 36.00元

8.3 / 10

6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年龄的文化史

Juvenescence: A Cultural History of Our Age

[美]罗伯特·波格·哈里森著    译者: 梁永安

简介

我们为何膜拜青春:年龄的文化史
[美]罗伯特·波格·哈里森著 梁永安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1
ISBN:9787108060426 定价:36.00元
读哈里森的书就像是在一条小径上漫步,穿过一座细心灌溉、大量播种和阳光斑驳的树林……就像打造一座花园那样,它带给你的惊奇是无止境的:过程就是一切。
——《纽约时报书评》(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哈里森是当今最优秀的文评家之一。他极其渊博,心胸宽广,热情洋溢而充满好奇心,有着多方面的修辞天分。
——《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
本书是对人类“年纪”的哲学思考。以半个多世纪前出现在美国、之后逐步东渐的人类的“返老还童”现象为切入点,力求揭示人的年龄这一现象中错综复杂且彼此作用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与历史内涵。作者穿梭往返于哲学、文学、科学和历史之中,探讨了西方文明史中成熟(智慧)与青春(天才)这两种力量之间的互动、冲突、平衡或协作,论述了现代世界以科技为核心表现方式的“天才”所起的主导作用,及其过度发挥所造成的精神困境。
作者自科学借来“幼态持续”(neoteny) 的观念( 指将幼年生理特征保持至成年),又把它扩大应用至文化领域,大力论证“青春”是文化的创新动力。另一方面,他又看出战后席卷西方文化的“返老还童”现象,乃人类文明史前所未有。在历史、文化方面,我们这个时代远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成熟,但同时又愈来愈趋于年轻化,如此两极化的剧烈变动可能会打乱历史连续性,将人类未来带入不确定的领域—一个与过去全然断裂的不可知世界。

contents

前言
鸣谢
第一章人
耐人寻味的现象:年纪
Anthropos (人)
幼态持续(neoteny)
白猩猩
来自一个共同泉源
小孩是大人的父亲
第二章智慧与天才
Sapientia(智)
小论年纪与智慧的关系
河流与火山
科学小孩
异代并存
代 沟
悲剧的智慧
第三章幼态化革命
弁 言
苏格拉底的天才
柏拉图的智慧
小孩与天国
基督教的智慧
启蒙运动之子
宣布独立
美国宪法
葛底斯堡
第四章爱世界之爱
说 明
改变世界
爱世界之爱和一首咏“消失”的诗
新来者
年轻之爱
漫长沉默之后
成人进修教育

其它版本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