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傷到復原:性侵與家暴倖存者的絕望與重生
豆瓣
性侵與家暴倖存者的絕望與重生
茱蒂絲·赫曼(Judith Herman) 译者: 施宏達 / 陳文琪 …
简介
哈佛大學退休榮譽教授 茱蒂絲.赫曼 開啟現代創傷研究的經典之作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作者范德寇讚譽:「驚人的成就……我們這一代的經典之作。」
如今我們熟知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最早源自十九世紀佛洛伊德與賈內對歇斯底里症的研究,那是學界第一次開始傾聽女性與孩童的家庭故事。過了一百多年,茱蒂絲.赫曼博士對比集中營倖存者、作戰士兵與政治犯的心理歷程與症狀,才發現,經歷家暴與性侵的受害者,其身心創傷等同於人際關係中的傷兵。1980 年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被列入正式診斷,背後的推手,正是那群被政府遺忘的越戰退伍軍人。
在創傷領域,赫曼博士有兩大重要貢獻。第一,她精確地掌握到施虐者與受虐者的情感依附關係。人一定要有互動對象,施虐者理解這一點,所以會企圖隔離受虐者、保持神祕、恩威並施,受虐者自然就在心理上產生恐懼與依賴。對受虐者而言,這些祕密公諸於世之後的汙名與社會歧視比起虐待本身更加傷人,所以往往不願意當下就揭露或擺脫受虐關係。
此外,赫曼博士最重要的創見,就是提出「復原三階段」論:建立安全感、回顧與哀悼,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重建人際連結,不論是哪種創傷的倖存者,首要任務就是在受保護的環境下恢復一般作息,接下來才可以進行煎熬的創傷回顧治療。最後,倖存者走入團體,發現自己的苦痛有人懂,自己的經歷可以啟發別人。她開始覺得自己是個普通人,能過平凡的生活,從前的苦惱只是海水裡的一顆雨滴。她總算走到復原的目的地了,接下來要面對的,就只有當下與未來的人生。
得獎與推薦記錄:
「自佛洛伊德以降最重要的精神醫學著作之一。」――《紐約時報》
「赫曼連結起作戰士兵、戰俘、受暴婦女和亂倫受害者的世界,對創傷和復原過程的分析令人信服。」――蘿拉.戴維斯(Laura Davis),著有《治療的勇氣》(The Courage to Heal)
「時代的里程碑。」――葛羅莉亞.史坦能(Gloria Steinem)
「本書論及心理創傷和治療對社會的衝擊,無疑將成為經典之作……可說是給倖存者的珍貴禮物。」――米瑞安.路因(Miriam Lewin),《女性書評》(Women’s Review of Books)
「本書解析創傷的本質和復原過程,內容豐富,充滿悲憫之情,每一頁都閃耀著赫曼的洞見。」――莉諾.渥克(Lenore Walker),著有《恐怖的愛》(Terrifying Love)
contents
導讀
致謝
第一篇 創傷
第一章 被遺忘的歷史
第二章 恐怖經歷
第三章 失去連結
第四章 囚禁
第五章 受虐兒童
第六章 全新的診斷
第二篇 復原
第七章 治療關係
第八章 安全感
第九章 回顧與哀悼
第十章 重建連結
第十一章 共同性
後記 創傷的矛盾衝突仍未休
2015年新版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