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打字機:機械書寫時代的漢字輸入進化史](/m/item/googlebooks/2024/05/09/ca221a06-d57e-4696-8b25-6f4f986bc75a.jpg)
機械書寫時代的漢字輸入進化史
The Chinese Typewriter: A History
Thomas S. Mullaney 译者: 賴皇良 / 陳建守
简介
一項傾國之力的文明試驗,一股不願被世界拋下的恐懼
漢字書寫 科技革命 權力運作
中文輸入法的起源,人機互動的先聲
現代資訊科技史上最重要、卻被誤解最深的發明
挑戰字母文字霸權 化不可能為可能
跨越五千年障礙 具有顛覆意義的技術創新
一部近代科技革命與知識流通的全球史
◤中文打字機的誕生,就是現代中國崛起與壯大的象徵◢
美國漢學界顛峰之作 費正清獎、列文森獎雙料得主
史丹佛大學歷史學教授 墨磊寧
十五年研究集成 中譯本首度在臺問世
★☆臺灣版獨家收錄☆★
作者對談實錄:中文書寫資訊技術史二部曲搶先預告
廢除漢字、實現澈底字母化,曾是二十世紀初的主流觀點。
從一台擁有5000個按鍵的幻想機器怪物,
到「中文打字機之父」周厚坤,傾家蕩產研發「明快打字機」的林語堂,
商務印書館首創打字部門,時髦卻刻板的「女打字員」職業,
在看似不可能的狂想中,在前仆後繼的人機互動實驗中,
方塊字如何突破字母文字霸權的圍剿,與現代化接軌?
中文以字元為基礎,是世界上一種既非字母也非音節的文字。近代以來,非字母文字的漢字,在科技語言的現代化過程中遭遇了字母文字中心主義的重重阻礙,其中之一便是無法適應西式打字機,它是科技革命與知識流通的象徵。
若是無法順利與現代化接軌,中國就無法跟上全球化的腳步,漢字甚至整個中華文明都將面臨存亡之境。因此,不只魯迅、陳獨秀等人高喊「漢字不滅,中國必亡」,激進提倡漢字羅馬字化,西方哲學家黑格爾更在《歷史哲學》中直言批評中文書寫的本質「從一開始就是對科學發展的一大障礙」。
這樣的眾聲喧譁下,中文打字機的誕生,因而別具意義。它象徵了近代中國如何想著要跨越這道知識流通的技術鴻溝。然而卻因為它笨重、效率低落的刻板印象,長期受到眾人冷落與忽視。
本書以中文打字機為視角,追溯從晚清到新中國成立初期,近一個世紀裡中文與現代資訊科技相互適應的過程,堪稱一場漢字文書處理技術的大型實驗。內容講述近代華文知識分子在中文打字機發明過程進行的各種迷人嘗試、失敗或成功的故事,完整還原了這段漢字尋求突圍、適應,最終撼動科技革命的獨特奮鬥史。
為了全面理解這項發明,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歷史學教授墨磊寧收集來自全球各地的珍貴史料,包括刊載了中文打字機相關新聞的早期報紙、參與打字機發明的相關人物傳記、機器使用說明書、專利文件等等。從 1840 年代電報問世到 1950 年代計算機的出現,作者帶領我們重回歷史現場,詳盡還原中文打字機的發明歷程。
墨磊寧認為,中文打字機不但是現代資訊科技史上最重要、卻被誤解最深的發明,它還是一面無比清晰的歷史透視鏡;我們可以透過它來審視科技的社會建構、社會的科技建構,以及中文與全球現代性之間充滿矛盾的關係。這項發明揭示了科技語言學背後的深層政治文化根源,以及兩種異質文明的碰撞與競合。
透過他的敘述,我們可得知中文書寫是如何突破字母文字霸權而融入全球化資訊時代,並彰顯漢字獨特且強大的生命力。綜觀當前漢字在全球的流行風潮,以及中文在資訊科技語言領域的活躍,都證明了《中文打字機》不僅僅是一部「實物史」,更是涉及當代科技革命和全球通訊的廣泛議題。
contents
從「我手打我口」看技術的東亞現代性——《中文打字機》導讀/郭文華
作者對談實錄
致謝
序言 中文裡沒有字母
字母時代的中文/不是要存在或不要存在的問題/奇特的延續性/來自深淵的實記/我們能「聽見」中文打字機嗎?/史料來源
第一章 與現代性格格不入
雷明頓時代之前的亞洲/技術語言想像力的崩潰/世界的雷明頓/噠記與中文巨獸
第二章 謎一樣的中文
讓來來回回的排字工就定位:活字、常用字,以及包圍語言的欲望/要怎麼拼寫漢字?分合活字和漢字的重新構想/明文的爭權:代碼、符號主權與中文電碼/雙重媒介:一八七一年的中文電碼/棲身於密文世界:超媒介實驗
第三章 不同凡響的機器
代書機器:謝衛樓與第一台中文打字機/基督的身體:謝衛樓中文打字機的常用字邏輯衝突/三千字不到的現代性:周厚坤與他為中國大眾設計的打字機/分合活字的回歸:祁暄和拼合式中文打字機/中文打字機的未來?
第四章 沒有按鍵的打字機叫什麼?
從活字印刷機到活字打字機:舒震東打字機/開拓國內市場:商務印書館和新產業的形成/消失的「打字男孩」:中文文書工作的性別矛盾/做為具身化記憶的中文打字/等待卡德摩斯:「中文注音字母」打字機的興衰/在世界博覽會上:模仿與變異之間的中文打字
第五章 掌控漢字圈
介於兩種技術語言的世界之間:假名、漢字和日文打字的矛盾歷史/日製中文打字機,或現代漢字圈的出現/盜版與愛國:俞斌祺和他的中(日)文打字機/帝國的文書工作:日本打字員在中國/同文、同種、同打字機:中日韓文(CJK)的戰時起源/共謀與機遇:日本占領下的中文打字員/仿效日本以救中國:雙鴿牌打字機
第六章 QWERTY鍵盤已死,QWERTY鍵盤萬歲!
不可思議的鍵盤/康熙可以休矣:民國時期的「檢字法問題」和輸入的起源/尋「道」/古代中國如何錯過了重點:漢字檢索與中文的本質/不得其門而入的尋「戀」之法:杜定友與檢字的心理學/從搜尋到搜尋式書寫/演示明快打字機:林太乙做為中國之女性「人人」/明快打字機的「失敗」與輸入的誕生
第七章 打字之叛逆
中國第一位「模範打字員」/中國的第二次白話文運動/中文打字與「群眾科學」/去中心化,中心化?/打字之叛逆
結論 走向中文電腦運算歷史和輸入時代
原文註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