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弥留之际

豆瓣
我弥留之际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540787097
作者: [美] 威廉·福克纳
译者: 李文俊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19 -9
丛书: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文集
装订: 精装
价格: 38
页数: 216

/ 10

1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美] 威廉·福克纳    译者: 李文俊

简介

★对生存、死亡和疯狂的深度洞察
★重估人对苦难的承受力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福克纳经典作品
【编辑推荐】
▶︎成就卓著 本书是威廉·福克纳运用多视角叙述及意识流手法的又一部杰作。这部作品在阅读难度和阅读趣味上达到了一种巧妙的平衡,使其无愧于文学名著的称号。
▶︎独特价值 这部小说建议与《活着》对照阅读,可以说是重估了人对苦难的承受力。在如何面对生存和死亡、大自然和人的关系、人性的善和恶,如何面对上帝、面对家庭内部和外部的关系等问题上,都有着一流文学作品的深刻探索。
▶︎影响深远 福克纳的作品对博尔赫斯、萨特、加缪、马尔克斯、大江健三郎、库切等文学大师影响巨大,中国著名作家莫言、余华等也都受到福克纳作品的滋养。读懂福克纳,对于了解中外现当代文学都有重要的帮助和启迪。
【内容简介】
《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系列的重要作品。小说讲述了美国南方农民本德仑为遵守对妻子的承诺,率全家将妻子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的“苦难历程”。尽管每个人怀着各自的目的踏上送葬之路,一路上有许多自私、愚昧、荒诞的行为发生,但这次出殡仍然具有理想主义的光辉,在与水灾、火灾的斗争中,彰显了人的力量,也重估了人对苦难的承受力。
全篇由本德伦一家、众邻居以及相关人员的59节内心独白构成,多视角的叙述和意识流手法使其成为现代主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作家影响巨大,被誉为“20世纪美国长篇小说最出色的开篇”。
【名家评荐】
20世纪美国长篇小说最出色的开端,属于威廉•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
——哈罗德•布鲁姆
梅尔维尔之后,还没有一个美国作家像福克纳那样写到受苦。
——阿尔贝·加缪
福克纳运用他出众的艺术来描写一个年老垂死的世界,描写我们这些人在那里喘气和窒息。我喜爱他的艺术。
——萨特
每隔上一段时间,我就翻翻福克纳的书……我总是能从与他的交流中得到教益。
——莫言
成为我师傅的,我想只有威廉•福克纳。我的理由是做师傅的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应该手把手传徒弟一招。威廉•福克纳就传给我了一招绝活,让我知道了如何去对付心理描写。——余华
福克纳是一位关注人类的苦难命运,竭诚希望与热情地鼓励他们战胜困难、走向美好未来的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家。
——李文俊
这里存在着生活中的一些有永恒意义的问题,例如:终止了受挫的一生的死亡、兄弟阋墙、驱使我们走向不同目标的五花八门的动机、庄严地承担下来的诺言引发的后果、家族的骄傲、对家庭的忠诚与背叛、荣誉,以及英雄行为的实质。
——克林斯•布鲁克斯评《我弥留之际》

其它版本
短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