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
豆瓣
全球化的政治秩序
[美]麦克尔·哈特 / [意]安东尼奥·奈格里 譯者: 杨建国 / 范一亭
簡介
随着全球市场和全球生产流通的出现;也出现了一种全球秩序,一种新的统治逻辑和统治结构——简而言之,出现了一种新的主权形式。帝国正是有效规范这些全球交换的政治主体,是统治世界的主权力量。
本书介绍了关于帝国的一般题域,并集中讨论了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即从帝国主义到帝国的过渡,并从思想史和文化的角度讲述了从现代早期到现今的转变。此外,本书还从生产的角度对同一转变过程进行了再次论述。
“帝国”究竟为何物?按照两位作者的描述,“帝国”更接近于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进程,或者说在这种进程下业已出现和即将出现的世界图景。然而,这种全球化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进程。“帝国”是个巨大的矛盾,它左手擦除国家、地区间的界线,右手却维持、制造、扩大国家、地区间的差异,从根本上说,它的左手还是服务于它的右手,最终维持其在全球的支配力量,“帝国”可以说是全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其他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支配。然而,“帝国”的左手和右手并非配合得亲密无间,世界一体化的趋向同维持发达国家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差异性支配间存在着固有的张力,当张力的累积突破临界点,原有的支配体制将被崩解,新的世界由此诞生。这也正是《帝国》的两位作者写作的真正目的:既不是冷漠的描述,更不是为“帝国”张目,而是解剖“帝国”的运行机制,从而为最终超越“帝国”做理论上的前瞻,尽管这种超越在实际上还相当遥远。用作者的话说,“帝国”之幕才刚刚升起,而我们可能要穿越“帝国”的全境,才能到达它的彼端。
本书通过对帝国及其框架的详尽描述,探讨了全球化浪潮中的政治新秩序,为审视全球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视角,使既有的全球化中性讨论被彻底政治化。《帝国》一面世,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反响,是近年来具有全球影响的一部著作。
contents
译者的话
序言
第一部分 今日世界的政治构造
第一章 世界秩序
第二章 生态政治生产
第三章 帝国内部的另类
第二部分 主权的转变
第四章 两个欧洲,两种现代性
第五章 民族国家的主权
第六章 殖民主权和辩证法
第七章 转变的迹象
第八章 网络权力:美国主权和新帝国
第九章 帝国主权
第三部分 生产之道
第十章 帝国主义的局限
第十一章 规训的可统治性
第十二章 抵抗、危机与改革
第十三章 后现代化或生产的信息化
第十四章 混合的政体
第十五章 资本主义主权,或治理控制下的全球社会
.第四部分 帝国的衰落
第十六章 虚拟性
第十七章 生育和腐败
第十八章 反对帝国的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