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遗风

豆瓣
三代遗风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308250719
作者: 许雅惠
格式: 平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24 -6
丛书: 中青年艺术史学者论丛
装订: 平装
价格: 198元
页数: 400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古代中国物质文化中的复古

许雅惠   

简介

本书从政治环境、士人心态、礼仪制度、印刷文化、社交网络等多重角度,深入探讨了宋代金石收藏与研究的观念与机制,极大地拓展了研究传统金石学的视野,是一部政治史、思想史和艺术史等领域都可获得启发的学术力作。
——白谦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人们对于古代物质文化遗存的兴趣,通常与历史事件交织,在特定的脉络时空下被点燃。商周古器物及其形象,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传统中普遍可见的视觉元素;帝制后期的文化精英“观其器,颂其言,形容仿佛以追三代之遗风”。本书图文并茂,精彩纷呈,贯通梳理古器、文献、图录、考古等多种类型资料,关注宋代以来士大夫阶层崇古通变,于复古之中寓含的思想文化创新。作者钩沉索引,触类旁通,揭示出金石收藏与研究在时代、文化、政治等诸多因素交织下的动态发展,让读者真切体会到中古时期以物载“文”的深沉历史感。
——邓小南,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在世界文化史上“复古”与“创新”往往是一枚硬币不可分割的两面。本书作者以宏阔的视野,具体而微地论述了从北宋到晚明六百年间,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的“复古”艺术的兴起与发展,其实这也正是向读者展示了宋元以来古代艺术与物质文化上的创新与流变。本书所讨论的主题涉及宋代宫廷与士大夫的金石收藏与礼制改革、宋元礼器图式在印刷文化中的流传与翻新、晚明文人的铜器知识、仿古与鉴赏等中国艺术史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延伸到东亚艺术的研究,作者还讨论了宋代复古艺术和中国古铜器在高丽和朝鲜时代的韩国和现代日本的接受与发展。本书作者不仅是宋元明物质文化研究的行家里手,其兼备商周青铜文化的扎实训练,使得作者对晚期复古艺术的讨论广博宏富,见解精辟独到。本书是研习中国古代艺术史,乃至东亚艺术研究的必读之书。
——来国龙,西湖大学人文学教授
这是一本具有突破性的研究著作。作者系统地揭示了金石学、礼仪实践以及物质文化演变之间的复杂联系,敏锐地梳理了视觉典范的印刷流传与席卷造型艺术的复古浪潮之间的关系,并勾勒金石复古对东亚艺术史更广泛的影响。本书论点清晰、精准、深刻,是中国视觉与物质文化研究者的必读之作。
——孟潔予(Jeffrey Moser),美国布朗大学艺术与建筑史系副教授

contents

第一编 金石考古
第一章 政治漩涡中的北宋金石学家 / 003
第二章 宋代士大夫的金石收藏与礼仪实践 / 019
——以蓝田吕氏家族为例
第三章 今之古礼 / 053
——司马光《书仪》与蓝田吕氏家族墓地
第四章 宋徽宗的古铜收藏、礼器革新与宫廷新风格 / 073
第二编 再创典范
第五章 南宋金石收藏与中兴情结 / 111
第六章 宋、元《三礼图》的版面形式与使用 / 153
——兼论新旧礼器变革
第七章 《宣和博古图》的 “间接”流传 / 195
——以元代赛因赤答忽墓出土的陶器与《绍熙州县释奠仪图》为例
第三编 世传衍变
第八章 《至大重修宣和博古图录》的版印特点与流传 / 225
——从傅斯年图书馆藏品谈起
第九章 晚明的古铜知识与仿古铜器 / 247
第十章 新旧与雅俗 / 273
——晚明的古铜器鉴赏
第四编 东亚流风
第十一章 宋代复古铜器风之域外传播初探 / 291
——以 12—15 世纪的韩国为例
第十二章 现代化潮流下日本的中国古铜器受容 / 335
论文出处 / 355
图版目录 / 357
附录 关于宋代古物学之研究与讨论 / 371

短评
评论
笔记